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19篇
  免费   1097篇
公路运输   6977篇
综合类   4067篇
水路运输   6161篇
铁路运输   4198篇
综合运输   713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777篇
  2022年   746篇
  2021年   827篇
  2020年   686篇
  2019年   752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471篇
  2016年   511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915篇
  2013年   919篇
  2012年   1004篇
  2011年   1032篇
  2010年   982篇
  2009年   989篇
  2008年   1236篇
  2007年   916篇
  2006年   731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840篇
  2002年   764篇
  2001年   719篇
  2000年   489篇
  1999年   329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374篇
  1996年   400篇
  1995年   331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为推动桥梁冲击系数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从计算方法、理论与数值模拟、现场试验与测试3个方面系统梳理国内外公路、城市和铁路桥梁工程领域冲击系数(或动力系数)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不足和发展趋势.计算方法方面,从桥梁冲击系数的定义出发,详细阐述典型国家最新规范冲击系数表达式;理论与数值模拟方面,分析了车辆参数、桥梁...  相似文献   
962.
针对咬合桩等效成地下连续墙的理论计算模型中的不足,本研究考虑钻孔咬合桩中荤素桩之间桩径相对大小的影响及素混凝土桩的刚度折减效应,推导出修正后的等效刚度的咬合桩受力与形变理论计算模型.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太子湾站主体围护结构咬合桩工程,采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基坑开挖全过程围...  相似文献   
963.
964.
965.
依托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歇台子站地下工程,借助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围岩-结构数值模型,分析了城市深埋特大断面(492.84 m2)隧道结构采用三种分部开挖法所引起的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台阶法和交叉中隔墙法施工所产生的拱顶沉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所产生的拱顶沉降比其他两种方案小;台阶法与交叉中隔墙法仰拱隆起变化趋势稍有差异,但最终值接近,双侧壁导坑法所产生的仰拱隆起最小。实践中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后隧道围岩位移较小,整体结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966.
依托京雄(北京—雄安)高速铁路路基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压路机振动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特性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压实过程中沿振动轮宽度方向轮缘下方土体竖向压应力较大,而振动轮中间部位竖向压应力较小且分布较为均匀;土体竖向加速度、速度沿深度方向或水平方向的衰减规律大致相似,竖向加速度的衰减呈现更明显的规律性;压路机激振力频率、激振力幅值、速度和土体弹性模量在不同参数水平下衰减规律相似,但衰减速度与影响深度不同。  相似文献   
967.
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对抛填石层的超深基坑施工至关重要,其合理的结构参数选定是咬合桩结构设计的关键.依托深圳地铁12号线太子湾站钻孔咬合桩工程,采用Midas/GTS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的受力形变规律,并与现场实际效果进行了相互验证,研究了荤素桩桩径比、咬合量及刚度比对结构位移和弯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68.
桥梁在船舶碰撞时受到的动力载荷和响应是复杂的动力非线性问题。首先阐述了船桥碰撞常用的研究方法,同时简要介绍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LS-DANA对一艘5万t实船与桥梁的碰撞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有、无防撞装置对桥梁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防撞装置既能保护桥墩又保护了船的安全,计算结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969.
杨得旺 《铁道建筑》2022,(12):129-133
以一座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混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弹性约束体系及设计参数取值方法,从动力特性、桥墩剪力、墩顶位移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弹性约束体系、连续约束体系的地震响应,探究弹性约束体系纵向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与连续约束体系相比,弹性约束体系显著延长了桥梁结构自振周期,且多个主墩协同受力;弹性约束体系有效减小了桥墩纵向剪力和墩顶水平位移,设计、罕遇地震工况下桥墩纵向剪力减震率分别为61.26%、40.56%;罕遇地震工况下,弹性约束多功能支座位移达到弹性位移设计值,纵向水平力由纵向限位装置、弹性约束装置共同承担。弹性约束体系具有良好的纵向减震性能,设计地震、罕遇地震工况下桥墩纵向剪力平均减震率分别为60%、43%。  相似文献   
970.
刘颖  杨明  张春华 《中外公路》2021,41(1):103-107
针对中国与澳洲结构设计规范关于弯曲受力的差异,以结构弯曲受力计算作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了中国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澳洲规范AS 3600-2009《澳大利亚混凝土结构规范》在材料属性、设计计算理论、配筋率、受弯极限承载力等几个方面的不同.结构设计中,中国规范考虑材料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