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谈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航海英语教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从航海英语教学的目的,交际能力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出发,通过一些实践中跨化交际障碍的实例分析,说明跨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航海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并应始终贯穿于整个专业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62.
孙劼 《中国电动车》2006,(8):265-266
商标的作用是在最短的时间里给消费者最深的印象,随着国际贸易的合作的不断扩大,商标翻译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商标翻译的目的,标准,起源,以及一些重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但是由于中西方在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生活习惯上的诸多不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4.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下的中西礼貌原则之文化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礼貌原则是人们顺利进行言语交际的基础,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阐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分别由顾曰国和利奇提出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了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与成因,说明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对礼貌原则的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这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运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6.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提出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需要遵循的实用性原则和广泛性原则。  相似文献   
67.
在全球化蔓延的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而阅读能力是大学生今后工作使用英语的主要技能,英语阅读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探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跨文化交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总结了英语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英语交际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8.
胚胎干细胞研究能否得到伦理辩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干细胞研究是当前生命伦理学争论最激烈、最突出的一个领域,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而展开:(1)如何看待胚胎,胚胎干细胞研究是否毁灭生命;(2)治疗性克隆是否必然滑向生殖性克隆。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把胚胎干细胞研究等同于毁灭生命;治疗性克隆并不必然滑向生殖性克隆。胚胎干细胞研究是一项值得支持的人道主义事业,应能得到伦理辩护。但必须严格伦理规范和伦理程序,这是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个极为必要且十分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9.
由于习俗、宗教、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他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提出在英汉习语中首先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0.
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不同民族具体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存在差异,从而引起文化差异,也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征.本文列举实例分别从词意转换、习语等方面对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对语言理解力的影响及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有利于人们更深层地理解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及两种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