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篇
  免费   72篇
公路运输   1425篇
综合类   500篇
水路运输   445篇
铁路运输   374篇
综合运输   40篇
  2025年   2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该文基于自由扭转理论推导了具有抗扭约束的单跨斜支承曲梁的实用解析解公式,该式是同类斜交直线梁、正交曲线梁的通用解,可直接应用于工程设计.最后,将文中公式得到的解与按有关文献用Ansy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性较好,说明了文中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2.
该文在分析目前国内现有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塔上锚固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塔上锚固技术。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该锚固技术的研究和设计,介绍了锚固工艺试验的检测结果及该技术在桥梁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3.
钢束锚固区作为预应力构件的关键受力节点,长期以来一直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量化计算的盲区,缺少成熟的设计理论。为了探寻一种较为准确、通用的设计方法,首先,对多种锚固区的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横向对比多篇相关文献的内容,整理了拉压杆理论的计算过程,总结了拉压杆模型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要点。接着,对一些关键参数的取用作了探讨与修正。最终,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拉压杆设计思路,为后续D区混凝土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4.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斜拉索制造的工艺特点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斜拉索制作的原材料和工艺、工序质量控制特点,分析目前斜拉索制造中存在的工艺技术、工装设备等问题及其对斜拉索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5)太阳轮固定,齿圈主动,行星架被动如图10所示,齿圈顺时针旋转;齿圈与行星齿轮是内啮合,则行星轮顺时针旋转;因太阳轮固定,则行星轮在顺时针旋转的同时,还沿齿圈在顺时针公转,于是带动行星架顺时针旋转。这种组合为降速传动,传动比一般为1.25~1.67,可用于自动变速器的2挡。  相似文献   
116.
优选4种不同类型的密封胶进行拉伸试验,检验其与聚乙烯的粘接剪切强度,结果表明,703硅橡胶的性能要优于其它3种材料,建议考虑选用此密封胶作为斜拉索索端密封材料。  相似文献   
117.
一辆雅马哈110型弯梁车,使用中发生脚起动打滑故障。用力踏脚起动杆,起动发动机,感到起动杆踏动阻力较小,脚起动不能有效起动发动机,只能使用电起动发动机。该车发动机配置使用双离合器结构,在发动机曲轴右轴颈上设有脚起动超越离合器,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电起动超越离合器相似。脚起动超越离合器主要由离合器盘、滚柱、滚柱保持架、起动内齿套和小弹簧等零部  相似文献   
118.
针对目前长索的振动控制及斜拉索的面外振动控制减振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减振方法——斜拉索-阻尼器系统空间布置减振方法。该方法为每3根斜拉索1组,按三角形空间布置,两两连接阻尼器,阻尼器安装方便,可对每一根斜拉索实现任意方向上的振动控制。为验证其减振效果采用零阶优化法对斜拉索参数进行设计,并建立斜拉索-阻尼器体系算例模型,与原索模型、无索间连接的三索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斜拉索-阻尼器系统的三索空间布置,斜拉索的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均受到显著抑制,对斜拉索面内外振动可给予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9.
郧县汉江大桥为(86+414+86)m地锚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每塔两侧各布置2×25根斜拉索。检测发现:斜拉索索力和设计理论状态误差较大,PE护套损伤,钢丝锈蚀严重,斜拉索系统属于四类部件。为确保桥梁结构的长期安全,结合该桥斜拉索体系病害情况,运用等强度换算原理,设计新斜拉索[采用镀锌平行钢丝、PES(HD)低应力全防腐索体、全防水结构等多项技术],替换全桥旧斜拉索。斜拉索更换顺序为病害斜拉索优先,单塔对称、双塔反对称,由长索到短索的原则进行更换。有限元结果表明,在整个换索过程中,斜拉索、主梁和桥塔结构变形、应力和强度验算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换索施工工序为旧索放张→旧索拆除→新索安装与张拉→索力调整。通过优化施工工艺,长索单塔换完后,2个点4根索同时更换,将换索工期降低到120d,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20.
位于湖南省永连公路上的天子山大桥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钢管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其设计上的一个创新是用斜拉索代替了原来的刚性斜杆.制作了天子山大桥1∶20的铝合金模型,用模态分析的方法对钢管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斜拉索对钢管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