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7篇
  免费   98篇
公路运输   1271篇
综合类   483篇
水路运输   365篇
铁路运输   327篇
综合运输   6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对眼睛快速、准确的定位是对运动中的人脸进行实时识别的重要前提.提出了1种结合人脸特征、相关模板匹配和改进的积分投影的方法,实现了快速有效的眼睛定位.在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法的二值化处理、数学形态学的开运算、相关模板匹配以及改进的积分投影得出人脸区域,然后根据人脸特征间的几何关系,利用改进的积分投影及其统计数据的峰值位置确定眼球的中心位置.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定位效果,对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倾斜人脸、脸部表情及姿势变化等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2.
点击"Done"按钮,显示匹配失败,如图9所示。继续尝试对节气门组2进行匹配,具体过程与匹配节气门组1相似,因此不重复叙述,如图10所示。  相似文献   
83.
静液压储能传动汽车动力源系统的匹配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便于进行汽车动力源系统的参数选择和设计,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曲面拟合和二维插值的方法,通过模拟计算绘制了液压泵的特性等值曲线;综合发动机和液压泵的特性曲线,分剐对发动机与液压变量泵、定量泵进行了匹配效率分析;考虑蓄能器的效率,建立了发动机与液压泵、蓄能器的效率数学模型以及效率脉谱图,定义了系统效率概念并以此评价动力源系统的经济性,得出了发动机与变量泵、定量泵匹配的效率关系以及动力源系统的最佳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84.
基于模型匹配控制的PHEV动态协调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基础上,设计基于模型匹配控制的整车动力系统动态协调控制方法,并在所建立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前向仿真模型上对该方法进行研究,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控制2个动力源的动力耦合过程,具有较高的转矩控制精度和很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并利用所建立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对该方法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85.
汽车传动系最优匹配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最优匹配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动力性发挥程度的评价指标——驱动功率损失率、经济性发挥程度的评价指标——有效效率利用率、用能量效率指标来统一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指标,并以上述三个指标作为动力传动系统最优匹配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6.
装载机与运输车辆的最佳匹配(2)西安公路学院杨秦森3结果分析对(9)式和(10)式进行优化计算,当系统单位施工费用C为最小时,系统配合达到最优。最佳匹配参数结果见表4。表4装载机与汽车相互配合系统注:q—装载机斗容量,m3;t—汽车运输、卸车和返回过...  相似文献   
87.
李槟  史广奎 《世界汽车》1995,(2):11-13,46
针对汽车双横臂前独立悬架系统,提出了一种确定转向系统向拉杆理想长度和理想角度的近似计算公式,指出车轮纵摆瞬心的存在对转向拉杆理想长度和前束角变化的影响。并以ZQ6400、ZQ6450N,ZQ64403种类型为例,探讨了应如何确定转向拉杆的参数,控制前束的变化规律,以保证与悬架导向机构的匹配,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88.
本文运用排队论及优化方法,建立了装载机一汽车相互配合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计算,确定出最佳的汽车与装载机斗容量之比,最合理的车辆数以及最佳组织形式。分析斗容比和车辆数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总结出各种装载机组配合的汽车载重量和车辆台数。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汽车燃料经济性动力性模拟程序和提高程序精度的途径。利用该程序及寻优技术和实车道路试验,对CA141型载货汽车动力系统进行了合理匹配,使动力性改善3.9%,燃料经济性改善5.4%。  相似文献   
90.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结构配置及参数优化匹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贠海涛  万钢  孙泽昌 《汽车工程》2006,28(8):729-733
结合燃料电池大客车动力系统的实际开发过程,分3个步骤阐述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结构配置和参数匹配的一般方法。第1步,通过分析燃料电池的特性论证了动力总成结构配置的优化解决方案。第2步,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功率部件特性阐述了主要功率部件选型的依据,并且根据设计性能要求进行动力总成主要部件基本参数设计。第3步,进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总成参数优化匹配的研究。仿真和实验台测试的结果证明所设计的燃料电池大客车动力总成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