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倪湧 《航海》2011,(3):24-26
海事法院审理海上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多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确定赔偿的项目和数额。  相似文献   
22.
金军 《驾驶园》2007,(11):69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计算.与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相比较,不但赔偿项目有所增加,而且赔偿的标准也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变化大:  相似文献   
23.
胡后波 《中国海事》2007,(12):19-20
羊城初冬,细雨飘飘,乍暖乍寒。11月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十家海事法院及其上诉审高级人民法院的代表五十多人来了!香港海事法律界三位重量级人物——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大法官王式英、国际仲裁中心主席杨良宜、香港  相似文献   
24.
《水运文献信息》2006,(3):26-26
对于不具有运输许可证下签订的运输合同的效力问题,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颁布的《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实务问题解答(一)〉(简称《解答》)第131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定期租船的承租人不具有水路运输许可证的情况下,以期租的船舶承运自己的货物,不违反法律法规以及交通部颁布的水路货物运输规则的规定,该期租船合同是有效的;期租船人将期租的船舶转租,并以承运人(或出租人)的身份与其他货主或(转租)承租人签订的运输合同或航次租船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从这一规定来看,法律再次重申并明确强调经营许可对商业合同行为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钟娇 《广东交通》2010,(2):13-13
3月3日至13日和3月5日至14日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及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代表们分别听取并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并审议了有关议案。  相似文献   
26.
<正>一、"以送审价为准"的由来(1)司法解释依据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第二十条指出"当事人约定,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在约定期限内不予答复的,视为认可竣工结算文件的,按照约定处理。承包人请求按照竣工结算文件结算工程价款的,应予以支持"。此条款的主要含意是发包人不按约定期限,逾期不结算,以承包人的送审价为准。  相似文献   
27.
《交通标准化》2009,(20):53-54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对醉酒驾车犯罪的有关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后这类案件的定罪和量刑问题将进一步统一审理的裁判标准。  相似文献   
28.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8年8月3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共24条,已于2008年9月1日起施行。本文主要阐述三个新规定:  相似文献   
29.
邓永 《中国港口》2009,(10):13-14
本文对《中国港口》第6期所刊登的《港口经营人货物留置权成立要件》一文的基本观点和阐释表示赞同,但认为该文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仍停留在原《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上,未能结合和体现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司法解释的精神:二是没有结合当前一些港口经营人的具体做法加以论述.所以有些问题阐述得不够明晰。因此,侧重以上两个方面论述作者的观点以补缺。希望有关专家和管理人员阅之受到启发,以促进港口企业管理特别是生产经营管理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30.
《汽车与安全》2014,(7):35-36
<正>为规范、统一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依法严惩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布之后,接受记者采访,对《意见》的起草背景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