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8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5464篇
综合类   1738篇
水路运输   2153篇
铁路运输   1566篇
综合运输   20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659篇
  2011年   743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582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477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舰用燃气轮机总体设计方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选舰用燃气轮机总体设计方案是一项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重大决策活动.因其涉及到的因素众多,有些因素易于量化,有些因素难以量化,往往给决策者带来诸多困难.在建立方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舰用燃气轮机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以期降低决策的主观随意性,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92.
谈锋  周少伟  华志刚 《船舶工程》2011,33(Z2):69-72
以燃气轮机进气竖井转折角度变化对压气机进口速度场均匀性影响为出发点.建立了七个不同进气转折角的进气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进气流场均匀性和进气阻力两个方面对不同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进气竖井气流折转角度的变化对于压气机进口流场均匀性的影响规律,以及对整个流场的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成果为设计制造高性能的船用燃气轮机进气道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3.
《船舶工程》2011,(6):13
11月20日,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亚洲舱容最大、挖深最深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途轮在珠海试航成功。通途轮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该船总长165.7m、型宽30m、型深15m、舱容20467m3、最大挖深达90m,总装机功率22320kW,主要设备采用变频驱动,泥泵最大功率可达6000kW。该船可实现自主疏浚、动态定位、动态轨迹跟踪,具有无限航区适航能力,可在世界各地承担港口、航道疏浚、填海造地、深海取沙及海岸维护等工程。  相似文献   
994.
我国集装箱码头的岸桥、场桥等设备的电控系统,多采用日本安川的VS-686、VS-676、VS-656等型号系列的驱动器。这些驱动器通常已使用六七年,甚至更久,其电源驱动电路板PC923、PC929出现的故障频次较高。  相似文献   
995.
国内早期的岸桥和场桥大多数仍在使用中,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调速性能下降和故障频发,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隐患。因此在机械钢结构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很多集装箱码头采用了电气改造的策略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兰州黄河北岸白塔山北滨河路段的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中建设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为了分析解决该项目中存在的诸多控制性难点、使项目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顺利进行,通过线位通道选择、地质灾害评估、古建筑保护、交通影响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项目可行性的四大控制性难点,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地提出:道路改为下穿白塔山的隧道贯穿形式以提高北滨河路网的交通运输能力,隧道口处设置锚索抗滑桩、锚索框架和挡土墙结构以防止出现山体滑坡,隧道施工方式采用全机械开挖以减少对白塔山上方古建筑群的影响,设计采用预制拼装式的桥墩及钢箱梁结构以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并减轻施工期间对北滨河路网交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决智能分布式驱动汽车路径跟踪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间的协同控制难题,充分考虑分布式驱动汽车四轮扭矩独立可控在智能驾驶系统中的优势,设计适应不同路面附着条件的智能分布式驱动汽车转向、制动分层协同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依据不同的路面类型设计差异化的多目标代价函数,以综合优化各工况下的控制目标。高附路面下,制定满足最大能量回收值的全局参考车速,在线优化路径跟踪指令,实现最优能量回收的同时减小系统运算负荷;低附路面下,优先考虑车辆的路径跟踪性能和行驶稳定性,在多目标代价函数中取消对全局参考车速的跟随要求,增设终端速度约束与能量回收项性能指标并减小能量回收项性能指标的权重系数。上层控制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多目标代价函数进行滚动优化与预测求解,得到期望的前轮转角及4个车轮的总制动扭矩需求。下层控制器根据制动扭矩需求对四轮的液压制动扭矩和电机制动扭矩进行分配,最终完成整个复合制动过程。基于MATLAB/Simulink和CarSim软件,搭建控制器在环仿真平台,并在高附和低附路面条件下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附路面下,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准确跟踪期望路径的同时相较固定比例制动力分配方法可提升2.7%的能量回收值并减少约0.02 s的单次计算时间;低附路面下,与使用高附控制策略相比,能够保证车辆的路径跟踪准确性与行驶稳定性,同时可提升7.8%的能量回收值;控制器在环试验结果证明了该协同控制策略对车辆性能提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阐述了国内外电动汽车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对不同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等进行了总结。从动力性、经济性、布置灵活性、控制复杂性和成本五个方面对不同耦合驱动系统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并对其发展潜力和趋势做出了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9.
吴子岳  张晗  张喆 《船舶工程》2022,(3):164-171
介绍一种以蝠鲼为原型,采用软体驱动的水下扑翼结构机器鱼,在该机器鱼上布置多个驱动单元,实现灵活的仿生运动。对软体驱动器不同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对比,得出最优结构并获得运动学模型;结合动网格技术,在仿真环境下获得翼型在二维平面内大变形运动的升力特性,并分析不同驱动器在驱动频率影响下的运动特性。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半圆形截面、径厚比为0.8~1.4的驱动器结构可在较低的气压下产生大范围的弯曲运动,且具有较小的径向膨胀变形,基本上不影响运动结构的水动力特性;通过调整不同位置驱动器的充气间隔频率,可使胸鳍前后缘结构具有不同的偏转角度,从而获得较好的升力特性,对应0.5 Hz下的胸鳍结构在不同工况下具有较好的升力表现;调整驱动频率对应扑翼运动频率,使胸鳍产生周期性的推力变化,伴随驱动频率提高,幅值变化增大。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