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4篇
  免费   170篇
公路运输   1296篇
综合类   741篇
水路运输   933篇
铁路运输   713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5年   64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介绍了振动疲劳与静态疲劳与之间的基本概念,着重指出了二者之间差别。对求解静态疲劳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进行回顾,分析了静态疲劳分析方法对于振动疲劳问题的适用性。分析指出,静态疲劳分析方法,如果能够反映结构的振动特性,则可用于振动疲劳分析。最后结合对后扭力梁这种典型底盘结构振动疲劳问题的研究,从载荷识别、工作模态分析、动应力数值方法选择以及模态减缩的适用性等方面阐述了振动疲劳分析的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2.
以某公司自主研发的DCT变速器壳体多工况下的优化设计为例,论述了变速器壳体优化设计的详细流程,通过有限元的拓扑优化设计平台,为变速器壳体优化设计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在多种工况下可以极快地找到产品优化区域结构形状,提高了产品的研发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93.
动力总成异常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SUV车动力总成产生的异常振动,运用自主开发的模态分析系统,通过动力总成单独的模态试验及整车的道路试验和转鼓试验,连续测量换挡杆的振动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换挡杆异常振动的根本原因是飞轮壳和离合器壳刚度相对较低,以致动力总成固有频率偏低,落在发动机工作转速对应的2阶激振频率区间而引起共振。通过对飞轮壳的结构进行改进,消除了换挡杆的异常振动。  相似文献   
94.
该文介绍了312国道常州段新武宜运河大桥不对称边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监控的关键技术,论述了施工监控的目的与意义,阐明了线形控制及应力监测的要求、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95.
不对称轮毂轴承单元解决了长期以来在高速转向或路面欠佳条件下行驶时可能出现的制动钳活塞缩回问题。由于高性能汽车通常在其动态极限或接近动态极限的状态下行驶,因此要达到最佳性能,能否绝对可靠地大转弯和制动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6.
王攀  邓兆祥  褚志刚 《汽车工程》2007,29(12):1106-1109
针对油底壳冲压过程中板厚会发生变化的现象,采用显式有限元法模拟油底壳整个冲压成形过程,获得油底壳板厚变化信息,将板厚信息映射到隐式模型中进行模态分析。通过与不考虑板厚变化模态结果和实验模态对比发现,考虑冲压过程引起的板厚变化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其误差在5%以内,比不考虑板厚变化的分析结果各阶固有频率误差平均减小50%左右。  相似文献   
97.
EEMD和SVM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发动机缸盖振动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特征,提出一种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信号分析及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EEMD算法以及IMF序列和原始振动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有效放大故障诊断特征向量的差异。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EEMD分解,得到各阶特征模态函数(IMF),求各阶IMF分量对应于原始信号的相关系数并组成故障分类特征向量。分别将IMF相关系数法和IMF能量分布法得到的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建立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判断发动机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分析表明,对IMF求相关系数的方法简便易行,能有效放大不同工况下特征向量的差异,结合支持向量机能够对既定机型的配气机构和点火系常见故障进行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98.
针对某车型怠速工况下转向盘抖动问题,对整车进行了怠速振动试验并对转向盘进行了模态试验,确认转向盘系统与仪表板横梁及横梁与车身连接处的连接刚度不足导致整个转向系统模态下降,从而引起了共振。针对该问题建立了转向系统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模态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该模型基础上对上述连接刚度进行了优化,对优化方案进行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99.
针对在汽车Trimmed Body有限元模态分析中弯曲模态和扭转模态比较难识别的问题,在其左右两侧各取若干个对称的能够代表车身轮廓的点,经过VTF分析输出这些点的加速度幅值曲线,并对曲线进行相应处理。根据处理得到的合成加速度均值曲线和差值加速度均值曲线,结合模态分析的振型结果,能够较准确快捷地找到该Trimmed Body弯曲模态和扭转模态的频率值。  相似文献   
100.
电动汽车车身模态分析与实验模态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青松 《天津汽车》2008,(2):24-27,37
在车身方面,电动汽车的开发与传统汽车基本相同.现建立某自主研发电动汽车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并在保证车身结构力学特性的前提下,对白车身结构进行简化.通过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得到白车身的各阶模态频率和模态特性,与实验模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评价该白车身动态特性.结果显示,该车身的模态可以评价为中等,局部结构需要改进,以得到更好的白车身模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