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3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845篇
综合类   338篇
水路运输   738篇
铁路运输   303篇
综合运输   4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牵引变电站SVC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因牵引网负荷增加而导致的网压低、功率因数低的现状,结合其电气特性和无功补偿装置的现实条件,研究设计了一种由晶闸管相控电抗器加滤波器(TCR FC)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介绍了无功功率和控制角的计算以及控制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应用表明:该控制系统精度高、响应快,完全满足变电站改善功率因数并稳定牵引网电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2.
本文概述了GB/T15747—1995《正面角焊缝接头拉伸试验方法》的要点、编制思想和实施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3.
通过理论分析与动力学建模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分析了传统机车转向架和径向转向架牵引与导向性能及直线运行稳定性。认为减小轮轨冲角是提高机车曲线通过性能的最有效途径,径向转向架牵引与导向功能达到了良好的协调有利于冲角的减小。同时发现轮对纵向定位刚度只在一定范围内对轮轨冲角影响较大,牵引力作用下较无牵引力作用下轮轨冲角大。  相似文献   
34.
内摩擦角是黏性土最重要的工程参数之一,其变化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为研究泥质粉砂岩地区膨胀性黏性土内摩擦角的计算方法,对取自广西良圻地区的土样,通过直接快剪试验获得24组包含含水率、塑性指数和内摩擦角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内摩擦角与含水率和塑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回归检验及诊断表明拟合公式合理.应用获得的公式计算取自安阳至邯郸地区的原状膨胀性黏土的内摩擦角,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35.
客车疏解线特大桥跨越既有合武客运专线铁路,两线夹角35.6°,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对2×56 mT 构转体方案和32 mT 梁旋转承台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采用32 mT 梁旋转承台方案.通过将承台旋转至与既有合武客运专线平行的方法,使得承台和桩基在既有线路肩外施工,既避开了既有框架涵,节省了工程造价,又减少了对既有合武客运专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风速、风向角、线路服役条件,车速、车辆参数的车辆侧风倾覆安全性计算方法,为车辆侧风倾覆安全性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角焊缝超声波探伤二次波遇到的缺陷容易漏检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有效提高二次波发现缺陷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8.
对几种主要行业标准中关于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作了简要介绍,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算例进行了细化计算说明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39.
1工作参数对于JPXC-1000型偏极继电器来说,只有在线圈中通入规定方向的电流时继电器才可以吸起,通过反方向的电流时不能吸起。它的特性参数是在2个线圈串联使用情况下给出的,参见表1。  相似文献   
40.
[目的]为处理水面船舶航向控制过程中受到的非零漂角和输入饱和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反步法的航向控制方法。[方法]首先,利用相对速度求出实际漂角,再通过漂角对航向角误差进行修正;然后,采用一种预滤波方法减小航向改变时对航速变化的影响,同时引入双曲正切函数和Nussbaum函数逼近输入约束,结合自适应律对逼近误差和艏摇方向上的扰动进行估计;最后,借助指令滤波器简化反推过程,并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器有效减小了水面船舶的航向输出误差,且能始终保持较小的控制输入力矩。[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水面船舶航向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