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7篇
  免费   172篇
公路运输   4763篇
综合类   2060篇
水路运输   3827篇
铁路运输   2386篇
综合运输   41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664篇
  2013年   595篇
  2012年   855篇
  2011年   848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898篇
  2008年   1025篇
  2007年   761篇
  2006年   719篇
  2005年   647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627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阐述了双体船的优缺点及近年来在改进和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的几种新船型。  相似文献   
82.
本文在分析川江上游运输船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船型比选的原则,并阐述了对现有船型比选的思路和方法,最后介绍了采用VB开发的计算机比选程序。  相似文献   
83.
信息     
《水运管理》2006,28(10):40-40
国际海事组织六大国际公约及修正案对我国生效国际海事组织六大公约及修正案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生效,我国是这些公约的缔约国,公约对我国同样具有约束力。国际海事组织六大公约及修正案分别是: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单舷侧结构散货船舷结构标准和  相似文献   
84.
青藏铁路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大风天气多,空气密度小,大风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与低海拔地区差异较大。利用车辆动力学原理建立列车临界翻车风速模型,分别计算青藏铁路海拔3 000 m和4 000 m冻土和非冻土地区的临界翻车风速和危险翻车风速,以及给定风速条件下车辆限制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铁路临界翻车风速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随冻土路基病害出现而降低。参考英、日等国大风标准,结合青藏铁路的特点,根据危险翻车风速和临界翻车风速,初步提出青藏铁路海拔4 000 m地区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冻土地区线路出现病害情况下的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提出列车限速运行、增加车辆载重、提高列车编组水平、提高司机操作水平、改善棚车顶部外形、加强货运检查、注意车辆防溜和风沙地区线路检查等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航海英语全国统一考试,是提高和评价我国船员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掌握必要的翻译知识对提高船员的业务双语翻译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文章针对船员汉译英遇到的某些问题加以讨论,以期抛砖引玉,辅助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86.
邵彬 《江苏交通》2003,(10):14-15
适航性是各方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论述船舶适航性应具备的形式要件及实质要件;船舶进出口港必须履行签证手续,不具备条件者便属于不适航;船方应恪尽职责;不适航船舶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87.
车轮踏面损伤对策及其容限标准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轨之间的剧烈作用导致车轮踏面严重损伤的现象是至今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难题。本文依据车轮踏面损伤的现有研究,详细阐述了减少轮轨踏面损伤的对策,并且提出了修订踏面损伤容限标准的必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88.
本文结合工程设计的需要,就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的要点,作为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89.
90.
分析了电气化行业标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国外先进标准的对比 ,全面系统的剖析了标准的差距与不足 ,提出了在编制标准中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看法 ,对今后电气化标准编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