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3篇
  免费   370篇
公路运输   5465篇
综合类   2826篇
水路运输   3209篇
铁路运输   3036篇
综合运输   637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887篇
  2011年   972篇
  2010年   780篇
  2009年   817篇
  2008年   1365篇
  2007年   957篇
  2006年   757篇
  2005年   866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75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针对EQ491凸轮轴的技术要求,先后通过一系列材质和工艺试验,获得了生产该凸轮轴最佳的化学成分及合理孕育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2.
燃料电池及其相关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3.
我国现在铁路编组场尾部平面调车全部采用人工拧手闸和下铁鞋的笨重而落后的作业方式,为了提高编组场的综合能力、解决峰头和峰尾的矛盾,改变尾部作业的技术落后状态,兰州西部与哈中心采用微机可控顶与停车顶结合的调速系统来解决尾部平面调车自动化问题。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与两股道的运用试验证明,微机可控顶、停车顶调速系统是比较理想的方案,为实现尾部平面调车自动化闯出了一条路子。  相似文献   
54.
第三届世界铁路研究大会学术交流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迎接21世纪对全球铁路提出孤新挑占莓三届世界铁路研究大会(1996)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铁路研究领域最新进展的机会。本文简述大会盛况并以较大的篇幅,着重介绍了AARTTC的试验手段及最新研究领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5.
从增强汽车的安全性,提高效率,降低排放及噪声,节能,卫星导航,舒适性和娱乐性等方面阐述开展汽车电子研究和生产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外在这一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国外汽车电子市场持续增长的势头。指出汽车电子必须采用集成电路技术才能使装置小型化,微型化,并可提高其可靠性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6.
铁路隧道防灾救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国际铁路联盟规范》(UICCODE)和《特长隧道防灾救援、安全疏散及通风技术研究》阶段成果,介绍隧道防灾救援的研究重点、研究思路和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57.
刘吉远  陈雷 《铁道车辆》2006,44(5):5-11
对铁路货车紧凑型轴承研发的背景、我国紧凑型轴承设计结构、国外先进的轴承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并对通过货车轴承技术研究提出解决货车切轴问题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8.
结合广州轨道交通立项和建设的实例,针对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如线网规划、建设规划以及单条线路的工可过程进行分析,就前期工作的一些流程和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9.
IGCT作为一种新型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吸取了GTO和IGBT的优点,但其驱动则需要借助配套的门极驱动电路板才能实现.介绍了IGCT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根据驱动电路的要求分析设计原理,对1 100 A/4 500V逆导IGCT集成门极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60.
传统的焊接冶金观点认为焊接过程增氧机制是热化学作用所致,近年来一些焊接冶金学者提出了熔渣/液态金属界面电化学致氧的观点。本文结合该领域的试验研究进展,对埋弧焊熔渣/液态金属界面电化学作用导致的增氧机理及试验研究方法加以评述,对进一步开展焊接电化学现象试验及理论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