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42篇
  免费   1562篇
公路运输   14013篇
综合类   6038篇
水路运输   6253篇
铁路运输   6868篇
综合运输   1032篇
  2024年   331篇
  2023年   1152篇
  2022年   1466篇
  2021年   1798篇
  2020年   1220篇
  2019年   1036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633篇
  2016年   620篇
  2015年   965篇
  2014年   1441篇
  2013年   1520篇
  2012年   1674篇
  2011年   1766篇
  2010年   1696篇
  2009年   1788篇
  2008年   1896篇
  2007年   1551篇
  2006年   1367篇
  2005年   1197篇
  2004年   1060篇
  2003年   1121篇
  2002年   920篇
  2001年   844篇
  2000年   604篇
  1999年   495篇
  1998年   464篇
  1997年   473篇
  1996年   470篇
  1995年   421篇
  1994年   341篇
  1993年   327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对哈齐(哈尔滨—齐齐哈尔)客运专线DK221+150断面温度场进行实测,并对该断面温度场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冻结深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拟合出冻结深度与热通量及持续冻结时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铁路路基最大冻结深度约0.3 m;路基冻结深度主要取决于浅层土体的热通量及持续冻结时间;当表层热通量降低至某一临界值后,土体冻结深度不再发展,冻土厚度开始逐步减少;冻结深度与热通量、持续冻结时间呈线性关系,随着冻结状态时间的延长,热通量的敏感性下降,持续冻结时间敏感性上升。  相似文献   
993.
张玉芳 《铁道建筑》2020,(4):150-154
红层软岩地区铁路工程建设中滑坡问题突出。本文结合西南地区一铁路红层滑坡治理工程,利用该地区红层滑坡的现场调查结果,从红层软岩特性、地层岩性、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深孔位移监测数据等多方面对该地区铁路滑坡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论述红层滑坡与一般滑坡的不同点,分析红层软岩岩体力学特性、地层主要成分以及红层软岩中的粉砂质泥岩在不同风化程度下的力学特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治理措施,并对治理措施进行评价。总结得出地层岩性、地质水文、人为因素是导致红层滑坡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更好地明确潜射高速航行体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基于混合数学模型的潜射高速航行体动力学模拟研究。构建潜射高速航行体动力学的混合数学模型,对潜射高速航行体外围流体的模拟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阻力关系参量。获取潜射高速航行体在非线性动力空间中的动力学控制参量,结合所获得的参量对潜射高速航行体进行动力学模拟计算。通过实验方式对研究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准确性进行验证,从而证明研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赤娜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127-129
针对船载电机多态自检电路的复位延迟数值模拟受到复位时间影响的问题,为了提高船载电机多态自检电路的复位延迟性能,提出船载电机多态自检电路的复位延迟数值模拟。根据电路复位增益误差估计原理,计算电路复位增益误差的控制字,利用船载电机多态自检电路复位误差校准算法框架,完成电路复位误差校准算法设计,通过电路复位延迟数值模拟流程设计,实现船载电机多态自检电路的复位延迟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2种复位延迟数值模拟方法相比,提出的复位延迟数值模拟方法具有更好的复位延迟性能。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为了研究防屈曲支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采用低屈服点钢材制作内芯板,设计和加工制作了1/4缩尺的钢框架-防屈曲支撑试件,对其进行3种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振动台试验,分析了该结构在不同等级地震波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层间位移角、应变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强度地震波作用下,各构件均没有明显的破坏现象.试件的初始基本自振频率为23.12 Hz,初始阻尼比为2.78%.随着加载的峰值加速度增大,自振频率逐渐降低,但阻尼比逐渐增加.试验结束时,试件的刚度退化率为5.4%.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随地震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且二层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一层.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在小震和大震下分别为1/3 000和1/314,满足结构抗震设计要求.框架梁和柱各测点的应变随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加逐渐增大,且应变变化趋势在工况5之前呈线性变化,之后呈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