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158篇
综合类   117篇
水路运输   66篇
铁路运输   99篇
综合运输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就G213线映汶二级路5.12地震次生灾害现状及抢险保通工作情况进行阐述,并对G213线映汶二级路地质灾害防治和抢险保通工作作出思考,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2.
雅泸高速公路很多地段从昔格达泥岩地段通过,昔格达地层地质条件多变复杂,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须对其进行处治。以栗子坪4号桥右侧自然不稳定边坡的处治为例,介绍设计处治方案调整和实施情况,强调地质灾害处治方案须根据现场条件灵活调整的原则。  相似文献   
33.
针对岩石崩塌、浅层滑坡等潜在的地质灾害问题,以河南汝州境内路堑边坡为例,对于可能发生浅层滑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用刷坡、锚喷与坡体后缘裂缝封填的综合手段进行治理,并结合边坡含有岩土夹层的特点,首次提出主动柔性防护与改良型香根草相结合的处治措施,可为同类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4.
广州地铁工程重大地质风险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质极其复杂,工程地质灾害隐患奇多,地下工程面临极大的风险和考验。本文总结并提出了“地下工程管理即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理念,通过勘测、调查研究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创新并实践风险预控方法(设计方案、施工工法、工艺设备等),强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建立了“认知地质是基础、创新方法为手段,精细管理为根本”的“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模式。结合典型案例,论述广州地铁风险控制模式,以供同行们指正、参阅和借鉴。  相似文献   
35.
朱剑锋 《中国水运》2009,(5):170-171
我国是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灾种多、活动频繁、群发性强的特征。山区公路所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滑(崩)塌、泥石流等。为了防止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本文通过对闽北部分山区公路所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分布规律等特点及其所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应急与防治对策,以提高山区公路的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6.
任文光  江林峰 《公路》2013,(8):323-326
浅埋偏压地形、软弱围岩、突泥突水等地质灾害同时出现在隧道施工中时,施工方案应事先考虑并配合有力的技术措施。介绍大乘山隧道进口段掘进后,由于地质灾害产生的初支变形、塌方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7.
调查分析了某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概况,评估了该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和建设场地的稳定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建议,得出了一些结论与建议,以供进一步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8.
以汶川大地震触发的青川县地区次生地质灾害为背景,介绍了由地震诱发的不稳定斜坡(震裂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主要的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和特点,并对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做了统计分析。本次地震触发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集群式分布的特点,即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地质灾害集中发育,而远离断裂带区地质灾害很快衰减,呈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39.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规范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评价指标规范化处理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传统线性规范化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对评价指标危险等级的取值论域进行处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提出直线型和曲线型2种规范化处理方法,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规范化处理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情况。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规范化处理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  相似文献   
40.
渝怀铁路彭水隧道是全线十大关键控制工程 ,该隧道集长隧、大跨、岩溶、瓦斯、暗河、突水、涌泥、断层破碎带、洞口顺层滑坡等众多工程结构与不良地质特点于一身 ,最大涌水量达到 3 6万m3/d。介绍该隧道洞口段施工中遇到的不良地质及灾害的防治 ,包括进口突水整治、出口浅埋富水大跨顺层滑坡体进洞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