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6篇
综合类   25篇
水路运输   435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舰载作战系统的浮态对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恒德 《舰船科学技术》1997,(5):51-53,,61,
本文主要讨论舰载作战系统中的探测器、指控系统、武器系统,导航系统等的对准。  相似文献   
92.
照川 《航海》2005,(5):21-21
据俄《红星报》报道,俄罗斯将设计建造新型航母,首艘将在2010年开工建造。该航母有较高的战斗力;装备有高精尖的攻击性的导弹和反潜武器、防御兵器。以及各种高效的航母辅助系统。据称,于2010年开工建造的航母是核动力,排水量6.5万吨.长350米、宽70米、配置有50架战斗机。  相似文献   
93.
《机电设备》2003,20(4):6-6
由德国研制的世界第一艘燃料电池驱动的潜艇U31号已在基尔港下水,在波罗的海西部水面开始了首次试航。这种潜艇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驱动力来自燃料电池,因而水下巡航时不易被发现。此外,这种属于212A级的常规潜艇还配备了先进的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将传感器、武器系统等和中央控制设备高度集成,大大提高了潜艇的战斗能力。除德国外,美国、俄罗斯等也在研制燃料电池驱动的常规潜艇,但U31号潜艇是最先下水的。研制者称,它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U31号由霍瓦尔特造船厂制造。造船厂发布的新闻公告说,早在1994年,该厂便与德…  相似文献   
94.
95.
96.
赵庆钏 《航海》1993,(4):15-15
未来的海战是反潜战;反潜战的实质是研制出性能优于潜艇的反潜鱼雷(或远程反潜导弹),以便更加有效地对付水下目标:反过来也还是潜艇对攻击方的反潜鱼雷等武器实施反鱼雷等武器攻击和战术的研究。所以说现代化的反潜战是潜艇、鱼雷、水雷和远程反潜导弹等武器的较量。  相似文献   
97.
98.
日本海上自卫队新一代火控系统FCS-3型是由日本国自己研制的,能够装备在导弹驱逐舰上的还击多个目标的单舰防空武器系统。FCS-3型不同于美海军的宙斯盾武器系统之处是采用了主动相控阵雷达。文章介绍了FCS-3型的研制经过,主动相控阵雷达的优点,缺点及其技术要点,FCS-3型的安装位置,该系统的中心-ACDS以及由FCS-3和ACDS组成的对空还击系统如何还击导弹。  相似文献   
99.
周存宝  赵毅  李谦  张鹏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2):27-28,31
基于炮兵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问题,在属性信息存在一定信息残缺的情况下,运用信息残缺直觉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通过决策专家对不同炮兵武器的残缺效用信息值进行集结,建立属性权重求解的线性规划模型,对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进行排序和择优。最后结合实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00.
《中国海事》2020,(3):10-10
012006年5月17日-6月3日,交通部南海救助局组织专业搜救力量,在东沙海域成功救助在“珍珠”台风中遇险的330名越南渔民和22艘越南渔船,这是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国际海上救援行动,在国际和国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022010年5月,“海巡21”轮赴日本参加日本海上保安厅年度综合演练。此次演练主要包括利用水枪和化学物质扑灭船舶上发生的火灾;动用直升机搜救落水人员、打击海盗和反恐;追击走私船只、可疑船只和搜查运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船只等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