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6篇
综合类   129篇
水路运输   98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前,旅游高职毕业生高就业率的背后并没有伴随着高质量的就业,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实习教学。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为例,在界定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调查旅游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初期流动率高、专业对口率低、起薪低、职业认可度低、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应当发挥实习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促进学生"零距离"求职、获取就业信息和机会等方面作用,努力联系适宜的实习单位、完善实习考核体系、维持良好实习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2.
文中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金融海啸下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和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4次(年)航海类专业毕业生质量信涵调查的分析,提出了影响毕业生调查结果的因素和改进调查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4次(年)航海类专业毕业生质量信函调查的分析,提出了影响毕业生调查结果的因素和改进调查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65.
长沙交通学院从80年代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由于培养规模小,毕业生主要流向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培养出的人才80%以上是擅长于理论研究,属工程科学型人才。然而笔者认为,进行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工程科学型人才通常是重点大学的强项,所以对于一般工科院校来说,应尽量避开别人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地域优势,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当地企业生产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6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政治方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也是毕业教育的核心,一定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实施毕业生教育中,十分注意克服那种淡化政治的倾向,即离开政治方向空谈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67.
高校毕业生分配已成为学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院经交通部批准,对毕业分配进行改革试点,在八九届毕业生分配工作中实行在国家和交通部的分配政策和原则指导下,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当面洽谈,“双向选择”的分配办法。经过筹备,  相似文献   
68.
交通部批准我校83级三个专业(船舶通讯、船舶驾驶、轮机管理)应届毕业生在离校前进行船员理论考试。学校根据指示精神与武汉航政部门协商,决定有关后两个专业的考试试题、阅卷、评分均由航政部门组织的船员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考委)负责,学校概不介入;这次考试及格者,不再参加船员考证的理论考试。由于双方的相互配合和支持,船员理论考试于7月16日在我校进行。  相似文献   
69.
继中国社科院举行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预计2008年大学毕业生达到560万左右,至年底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大学生群体成为了中国新的就业困难户。  相似文献   
70.
本文论述《水运工程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的一个子课题的内容。促使笔者对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进行研讨的原因:一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中央确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成分及所有制已多样化,加上高教改革的内容之一是改变对毕业生的“两包”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