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6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370篇
综合类   278篇
水路运输   2644篇
铁路运输   647篇
综合运输   7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81.
本文以简要的理论计算推导出查找通信电缆芯线混线点的数学模型公式,地于铁路通信仍大量运用的电缆线路的维修工作来说,提供了电缆混线故障查找的一条捷条。  相似文献   
882.
韩浩平 《东北公路》2002,25(1):59-60,68
本文介绍了大体积重力式桥墩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方案、工艺、灌注施工,经质量检测证明,首开我国重力式桥墩施工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83.
张浩  陆军  王颖 《电气化铁道》2012,23(3):34-35,38
分析了矿物绝缘电缆的结构、性能、优点及应用场所和环境状况,并对矿物绝缘电缆在津滨线西段工程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同时,得出一些运营维护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884.
885.
通过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的探讨,分析单芯电缆金属护套过电压和护层环流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为今后运行维护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6.
针对虹桥动车所10kV单相电力电缆故障。分析得出电缆施工质量以及电缆护套感应电压过大是主要原因,同时对减小单相电缆感应电压所采取的接地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87.
焦栋 《铁道机车车辆》2013,(6):112-114,117
HXD3机车原边高压输入采用高压电缆总成,实现车顶25kV高压和机车主变压器连接,其结构为预制式终端组成的电缆总成,主要由电缆、T型终端、预制式终端、电缆线卡和接地线等组成,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有预制式终端与T型终端连接不良过流导致烧损、T型套筒绝缘击穿造成接地。现针对电缆总成出线部位烧损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88.
信号电缆属地下工程,具有较大隐蔽性,容易受到施工、农耕等外界破坏,查找隐患点、实施隐患排查非常困难,特别是受伤电缆更是难发现、难查找、难处理。目前,现场处置信号电缆安全隐患最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备用芯代替受损电缆,省时省力,但问题看似解决,实则往往是备用芯同时带伤,给设备安全埋下隐患,或是今后备用芯发生隐患,迫使更换整根电缆,造成维修成本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889.
采用CRH2-061C动车组,以180~320km.h-1速度往返运行,对某特长水下隧道下行线进行气动效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瞬变压力、列车风、气动载荷和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值均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加,车厢内舒适度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减少;隧道南口的微气压波值、首波压力梯度均小于北口,这主要是由于南、北口的缓冲结构型式存在差异;隧道内附属设施受到的气动荷载、车内气压3s变化值均在相关标准的要求值之内;车速大于250km.h-1时,乘员有耳鸣和不舒适感。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CRH2-061C动车组通过该隧道的合理速度为260km.h-1;开启隧道内联络通道或布置吸能材料以衰减压力波的传播能量;研究制订复合型舒适度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90.
《中国水运》2021,(1):60-60
1月16日—18日,长江镇江航道处宁道测501轮圆满完成辖区12.5m深水航道后续完善工程工可阶段原型观测水下地形任务。据了解,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后续完善工程工可阶段原型观测是提升长江下游深水航道通过能力和通航效率的基础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