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4篇
  免费   216篇
公路运输   2011篇
综合类   1213篇
水路运输   2864篇
铁路运输   631篇
综合运输   20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涛  黄晓明 《公路》2003,(8):13-17
通过比较国内常用的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AASHT0 T283试验的结果。以条件与非条件的稳定度或劈裂抗拉强度的比值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上述3种试验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研究他们的内在区别、联系及影响它们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从而探求我国的评价方法与工程实际的相关性。它们在实际使用中究竟具有多大可靠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提高沥青-酸性集料抗水损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针对酸性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差、混合料水敏感性大的难题 ,根据配位键理论采用含铬外加剂处理酸性集料 ,显著提高沥青与酸性集料的粘附性。用强化的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混合料水损害 ,对比试验说明经过含铬外加剂处理后的酸性集料混合料劈裂强度比提高显著 ,长期抗水损害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3.
在不同条件下对广西地区常见各类岩石轧制碎石测试其强度变化,认为仅用碎石的压碎值或芯样抗压强度不能反映其合格性,提出增加碎石的软化系数,CBR值指标评价其路用合格性。  相似文献   
104.
在全球范围内,汽车工业是连续固体YAG激光器的最大用户。激光用于白车身和汽车零部件的焊接至少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包括发动机电子模块、喷油嘴、传感器、安全气囊起爆器、ABS部件、调速器、灯丝和电机。近年来,YAG激  相似文献   
105.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延慧 《东北公路》2003,26(2):9-11
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水破坏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工程破坏比较严重本文从设计和施工角度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和提出解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注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由此而产生的温度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防水性和使用的耐久性,因此如何控制裂缝是混凝土施工成败的关键。本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方法及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07.
探讨了沥青桥面面层早期水破坏产生的原因,提出沥青面层的施工应在混合料制备、碾压温控等方面对沥青面层的压实度、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均匀性进行更严格的控制,并结合适当的排水措施,避免或减少沥青桥面面层水破坏现象.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泰高公路用水泥土处理大面积过湿土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一种基坑工程实例,并采用位移反分析技术了m值与被动区水泥土加固宽度的关系,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非自由液化场地地基动力性能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1∶10模型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非自由液化场地的地基动力性能。液化场地条件下,与自由场地基相比,非自由场地地基的自振频率明显加大、动力耗能作用提高较小。土层液化前且在小震输入下,地基动力变形的线性特征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对地震波的动力放大作用,加速度反应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土层完全液化后,地基加速度反应自下而上也逐渐增大,这是由于液化地基的层间剪切运动加快且加快的速率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所致。地基孔压变化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随埋深减小,孔压减小,但孔压比增大;二是离桩距离越近,孔压和孔压比越大。土层液化前,输入波主要峰值过后,自下而上孔压消散逐渐减慢。较大震输入下,自下而上孔压有减小的趋势,但最大孔压比均很快达到液化孔压比;输入波主要峰值过后,孔压消散很缓慢,尤其是孔压消散随埋深减小越来越慢。试验中还出现瞬时负孔压的有趣现象,这也许是由于可液化土层发生瞬时膨胀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