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1篇
  免费   457篇
公路运输   3861篇
综合类   1894篇
水路运输   2020篇
铁路运输   1673篇
综合运输   20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篇
  1965年   10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通过推进轴系实现船舶发动与推进器之间的能量传递,并通过螺旋桨产生的推动力推动船舶行进。本文利用传递矩阵法进行船舶推进轴振动特性研究,首先利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了船舶推进轴自由振动的计算,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的传递矩阵法获得了推进轴强迫振动计算,得到整个系统的累积传递矩阵。最后进行仿真实验来说明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2.
针对自流冷却系统的应用背景,采用缩比原理性试验,对进出口接管形式进行优选试验研究。研究发现进出口接管形式影响着系统的自流特性,矩形过渡的进口接管其自流特性好,垂直圆扩的出口形式不利于自流。进出口接管组合方案一下系统自流特性最好。进出口接管的相对静压差-相对速度特性曲线是其固有水力特性。自流回路的自流流量随着流动阻力的增加而降低,且降低率越来越少。最终根据试验结果优选了进出口接管方案,为自流冷却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3.
基于法国标准设计,详细研究了阿尔及利亚贝佳亚连接线高速公路涵洞设计流量、水位、流速和壅水高度的计算方法,以及涵洞水力验证内容,并列举了计算方法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234.
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液态粉煤灰路基的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态粉煤灰是一种轻质、流态材料,广泛用于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的路基建设,本文应用ANSYS软件,系统分析路基加宽断面形式对路基受力与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优化液态粉煤灰路基设计,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降低新旧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235.
就以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望谟至安龙段的景观设计为参看,从视觉特性角度从对高速公路景观要素设计进行分析,为提高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36.
237.
通过FLUENT对同心异径管进行流动特性分析,得出流速从入口至出口呈递增变化而压力却呈递减变化,以收缩段末为节点,流速递增变化差异明显,压力均匀缓慢递减显著,但沿管壁的流速变化趋势始终呈低速流动,而压力最大值则位于收缩段处。在此基础上介绍其常见缺陷的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238.
239.
为了研究在役铁路隧道在通车之后隧底脱空病害的问题,采用有限元理论,建立隧道脱空区域在围岩压力与25 t轴重列车动载作用下的数值计算模型,主要研究80 cm与40 cm脱空宽度分别距隧道中心线0,80 cm与160 cm时脱空区域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围岩压力下,脱空区域中线上壁和外侧顶角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及内侧顶角中产生压应力,其中压应力对脱空的宽度更为敏感;同时施加列车动载作用时,脱空区域上壁出现了竖向动应力与横向拉应力,得到了脱空区域力学指标的最大响应值及其出现的具体位置,宽度的增加对脱空区上壁横向拉应力更为显著,上壁横向拉应力增幅超过200%,竖向动应力增幅达50%。因此,隧底脱空区周围应力分布复杂,拉应力与压应力在脱空区域同时存在,应力突变严重,对脱空现象应及时组织处理。  相似文献   
240.
宋永丰 《机车电传动》2019,(2):24-27,34
350 km/h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变流器采用无互联线并网技术,提升辅助供电冗余能力。辅助变流器采用PQ下垂控制,以三相同步坐标变换的方式实现对供电母线电压的锁相,以有功功率实现对辅助变流器输出频率控制、无功功率实现对辅助变流器输出电压幅值控制的方式实现并网均流控制。该控制策略在350 km/h中国标准动车组上进行了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50 km/h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变流器并网控制效果良好,在动车组辅助变流器启动、投切、负载变化过程中,动态响应快,均流效果好,满足动车组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