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99篇
公路运输   259篇
综合类   277篇
水路运输   601篇
铁路运输   92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介绍了营口航运码头采用钢长桩大跨度的高桩梁板混合结构的设计。使用证明该结构较好地解决了营口河口港冬季的流冰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882.
本文分析了影响涵洞水流流态的各种因素,根据水力模型试验成果讨论涵洞结构形态变化对过涵水流流态判别式的影响,提出了对现行判别式中K值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883.
为促进铁路房屋形态的文化性和先进性,针对目前国内虽然已经开始关注形态仿生建筑(建筑造型仿生),但对于形态仿生建筑中的核心课题——结构技术的探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对形态仿生建筑的结构技术展开讨论。作为我国形态仿生建筑先例"北戴河碧螺塔"的结构设计师,以北戴河碧螺塔为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结构师如何用结构技术实现建筑的仿生造型,如何实现结构体系与仿生形态的一致化;结合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形态仿生建筑其他范例的结构技术分析,归纳总结出形态仿生建筑中的结构设计若干要点,分析目前制约结构技术在形态仿生建筑中开拓发展的原因,分析结构技术在形态仿生建筑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84.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对换乘便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和换乘特点的分析,给出轨道交通线路及线网通达性的量化描述方法。对典型线网通达性的理论计算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放射形线网比方格形线网的通达性好,便于换乘;在方格形线网中增加平行线路、斜向线路和环状线路(或弧形线路),对提高线网通达性的贡献依次为较小、较大和最大;在多条线路的交叉点设置换乘站和客运交通枢纽,是提高整个线网通达性、方便乘客换乘的有效措施。通过与莫斯科地铁线网比较,分析北京地铁线网通达性和换乘便捷性方面的不足和原因,提出应该适时选择适宜的线网节点建造多线换乘的客运枢纽站。  相似文献   
885.
结合本工程沿线勘测实例,利用地方暴雨径流计算公式和铁三院平原区暴雨径流计算公式计算出的流量与用形态法推算出的流量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本地区地面暴雨径流的计算办法和有关参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886.
结合蒙西铁路沿线中小型河流勘测实例,利用形态勘测法推算出设计流量;介绍了形态勘测法的适用条件、工作步骤、历史洪水调查、勘察测量及计算分析等内容;并用面积比拟法进行验证,证明了形态勘测法在中小型河流桥梁设计中具有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87.
研究目的:管桩已广泛应用于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工程中,为深入探讨管桩的承载性能和路基实测沉降特性,并研究管桩的抗剪性能及在路基整体稳定中的作用,结合京津城际客运专线的设计、施工和沉降监测,系统地研究管桩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机理.研究结论:管桩具有高强、工期快、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可满足客运专线建设标准高的要求,总沉降量和不同阶段的沉降速率明显优于其它加固方式;在水平力作用下土质地基中管桩是受弯破坏形态,按抗剪强度验算路基整体稳定性导致安全系数估值偏高;管桩承载有桩筏结构、桩板结构和桩网结构等方式,建议加强施工质世控制、提高桩间土强度、改善桩顶的连接方式并开展桩梁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8.
土工织物加筋软基路堤的试验和有限元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89.
桥上无缝道岔是在高速铁路、艰险山区铁路上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不可避免的技术难题,同时跨越震区时,道岔结构自身处于双层薄弱环节之中。根据地震作用下有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地震作用下岔-桥-墩动力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地震波频谱特性、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岔区阻力、梁体温差等因素下的有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地震作用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缝道岔约束作用较大提高了桥梁结构的低阶自振频率,而且改变了其振动形态;地震波频谱特性和加速度峰值大小对桥上无缝道岔响应影响显著,地震荷载波频越靠近结构主频,加速度峰值越大,桥上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越大;在钢轨温变较高,又同时考虑地震荷载效应时,钢轨强度和线路稳定性均得不到保障,建议对跨越震区的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时检算地震荷载与钢轨、梁体温变共同作用时的钢轨纵向力以及道岔联结件受力、关键位置相对位移等。  相似文献   
890.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稀性泥石流拦挡坝坝高和沟床纵比降对坝后回淤坡度的影响,并对坝后泥石流淤积形态及坝前冲刷坑的深度和长度进行研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沟床纵比降与回淤坡度成正相关关系,当沟床纵比降为12%,14%,16%,18%和20%时,对应的平均回淤坡度分别为8.08%,10.08%,11.88%,14.02%和15.63%;不同坝高条件下,回淤坡度随各沟床纵比降线性增长的幅度不同;坝高与回淤坡度成二次函数关系,沟床纵比降一定,回淤坡度随着坝高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实验结果可供坝后淤积模型试验研究、拦挡坝工程设计等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