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118篇
水路运输   521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张士喜 《水运工程》1998,(10):65-66
根据对《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规范》进港航道水深计算公式的研究,提出在有备淤富裕深度的情况下应根据回淤泥沙的组成来确定航行的时船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的看法。  相似文献   
72.
归纳了大型散货船舶的操纵特性,分析了影响其操纵的外界因素,并对大型散货船舶的操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型散货船舶在操纵中应注意的要点。文章还就该类型船舶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相关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3.
74.
为了增强对双管悬浮隧道水动力特性的了解,探寻安全性高的锚泊系统,通过简化双管悬浮隧道结构,采用ANSYS建立双管悬浮隧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海洋环境为均匀流、规则波,以此分析了双管悬浮隧道管体结构在不同锚泊方式、不同浮重比、不同浸没水深、不同波高下横荡、垂荡和横摇的运动响应及锚索受力的情况。研究表明:1)锚泊方式1的抑振能力最差,且锚索力最大,安全性最差;2)锚泊方式2在垂荡方向上表现出较好的抑振能力,且锚索力比锚泊方式1小;3)锚泊方式3在横荡,纵荡,横摇运动响应以及锚索力方面表现均佳,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75.
《中国水运》2009,(8):F0003-F0003
天津港是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航道水深达-19.5米,25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港,30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港。港区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2平方公里,规划到2010年港口陆域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6.
《水道港口》2014,(6):633-636
文章以长江江苏段为实例,提出了一种RTK三维水深测量测量方法,利用长江江苏段沿岸的控制点资料,基于分段二次曲面与BP神经网络拟合算法建立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利用该模型换算测深点高程数据文件,并输出数据成图。经多方面精度测试比对,此方法能够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  相似文献   
77.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的变化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点,通过对某些车站一天的客流量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其客流量的变化具有自相似性,并且满足某种拟周期性。本文采用迭代函数系统模型描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的变化特征,用计算机自动求解该迭代函数系统的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形插值的方法模拟产生动态的客流。通过与实际客流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该方法模拟产生的客流不仅与实际客流较好地吻合,而且能更好地描述客流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78.
79.
差距就是潜力--上海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力 《中国水运》2004,(3):11-12
从世界强港主要评价指标入手,分析上海港与其它世界强港的差距,为上海港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0.
桥面排水不畅会降低桥梁的通行能力,影响行车安全.在一定的行车速度下,车轮胎面与路面间积水达到某一厚度值,会导致车轮发生"飘滑现象".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桥梁排水系统应有足够的排水能力,确保桥面过水断面在行车道内的水深不至于引起车轮飘滑.就桥面行车道内过水断面水深的控制要求、连续坡桥和平桥的桥面排水系统设计和验算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