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3篇
  免费   446篇
公路运输   2289篇
综合类   1425篇
水路运输   467篇
铁路运输   1232篇
综合运输   25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以杭州地铁某线多处运营路段不均匀沉降修复工程为依托,研发由膨胀性干粉、膨胀抑制剂和注浆填充料组成的膨胀性注浆材料,用于地铁隧道微扰动注浆。膨胀材料注浆抬升修复运营地铁隧道不均匀沉降施工方法具有3项优势:复位精度高,处治效果好;膨胀材料耐久性良好,可压缩性较低,满足工后变形要求;施工期短,材料和能耗相对少,施工成本较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2.
为了防止填挖交界路基中差异沉降引起的路面开裂,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路面结构力学响应。以基层顶面弯拉应力作为控制面层开裂的条件,以填方的变坡率0.28%和0.56%分别作为低限和高限,对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行分级,共分为轻微、低、中、高4个级别,以便根据不同的沉降级别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3.
根据实际工程中桩筏基础沉降处于线弹性阶段的特点,从试桩曲线得到的单桩竖向刚度入手,基于相关理论和经验公式建立了桩筏基础整体竖向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桩筏基础平均沉降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对软土地区及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基础、嵌岩桩基础及大型交通工程4大类8个工程实例的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计算沉降值基本为实测沉降的0.8~1.5倍,验证了所提出的沉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可为实际桩筏基础初步设计中的沉降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4.
以山西省晋城市城镇集中供热隧道下穿省道S332 K118+735处路基工程为背景,研究浅埋供热隧道下穿公路时地表沉降问题,依据相关规范及类似下穿工程,指出路面沉降控制标准为20 mm,并运用Midas GTS[1]有限元程序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2],分析了下穿处路面沉降、围岩变形位移规律,结合施工实测路面沉降最大值验...  相似文献   
155.
高速公路立交桥改扩建工程设计必须考虑新旧桥梁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文章以一地质情况复杂的立交桥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改扩建设计原则确定了新旧桥基的不均匀沉降差控制指标,并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计算出不同桩长的工后沉降量,提出了相应的桥梁拓宽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6.
本研究依托广州市南沙区某填筑项目道路软基处理工程,综合考虑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荷载形式、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联合预压加固软基固结沉降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剖析。所得结果证明:数值模拟得到软基固结沉降数据和现场实际监测数据演变规律相吻合,能较好模拟各级堆载预压过程中软基沉降速率变化规律。模拟数据曲线比实测数据曲线收敛速率更快,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综合评定认为该区域软基处理加固达到设计卸载要求,建议真空卸载。  相似文献   
157.
对于损伤海底管道,为了校核其修复后的管道应力,确保处于安全范围,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SAGE Profile软件分析安装管卡后的管道应力方法,通过建模计算得到管道的沉降和等效应力,并利用《海底管道系统规范》中的许用应力设计校核法进行应力校核,结果表明,管道的沉降位移为114 mm,最大等效应力为142.41 MPa,最大等效应力小于安全工作应力,管道应力状态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8.
李鑫 《铁道勘察》2021,(2):72-75,86
为研究东北地区高速铁路软土地基路基物理力学特性及其沉降控制方法,通过物性参数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接剪切试验以及固结试验等,并结合工后沉降检算,提出适用于该片区的地基加固手段.研究表明:(1)研究区域软弱夹层分布在地表8 m以下,厚度为4~8 m,液性指数随深度逐渐下降,在14 m处降至最低;(2)0~8 m深度...  相似文献   
159.
复杂地质环境中进行盾构进出洞施工有很大的风险,端头加固措施被应用于工程中来提高洞门区域土体强度.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某区间中间风井盾构接收工程为背景,针对苏州富水软弱地层特点,设计采用冻结法加固洞门区域土体,并采用钢套筒进行盾构接收,设计提出了相关工艺参数以及施工方法.根据盾尾和冷冻加固区域的相对位置以及施工流程,将盾构进洞段的推进施工分为三个阶段,比较分析各阶段的掘进速度、土仓压力等参数.并且监测数据显示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较好.冻结法与钢套筒法联合接收施工技术的成功应用能有效抑制漏水漏砂、有效控制地层变形,能为苏州周边地区或者相似地质特点的盾构隧道施工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160.
针对兰州市城区近期地表面沉降状况未知并且监测手段较少的情况,采用SBAS-InSAR技术对兰州市城区2017-2020年间地面状况进行沉降监测,并利用统计分析法、SDE法、时序分析法等方法对沉降量大小、沉降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沉降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兰州市城区大部分区域发生了沉降,但沉降速率均较小.榆中县沉降区域最多,恒大山水城附近的物流园以及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附近平均累计沉降量较大,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应加大对上述区域的监测.2)兰州市城区地面沉降重心向黄河北岸移动,在西北-东南方向上有明显的方向性,沉降速率与累计沉降量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3)土体类型、建筑和施工等工程效应以及降水量是影响兰州市城区沉降的主要驱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