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2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宋双  黄志扬  张建锋  陈中 《水运工程》2015,(11):110-114
大丰港进港航道地处苏北辐射沙洲北缘的西洋水道,目前为自然水深航道。由于苏北辐射沙洲地区缺少航道开挖的工程实践,为了科学审慎地推进大丰港区15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于2012—2013年在工程海域开展了航道试挖工程。试挖槽挖泥厚度约3.1 m,监测期12个半月内累计淤积厚度1.72 m,稳定期月平均回淤强度为0.12 m,在正常年份大风作用下来出现明显淤积。试挖工程监测研究成果为大丰深水航道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辐射沙洲海域航道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2.
针对在苏北辐射沙洲海域是否具备建设深水航道条件有待深入研究的现状,围绕该海域即将建设的首条人工深水航道——吕四1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工程,在归纳工程海区水沙运动特性和岸滩演变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试挖槽回淤分析和水沙数学模型研究,对辐射沙洲南缘小庙洪水道深水航道的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小庙洪南水道水流沿深槽、潮动力较强,含沙量总体不大,近期深槽格局相对稳定,为吕四10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正常天气情况下航道回淤强度不大,即使在5 a一遇大风作用下,航道回淤也并不太严重;小庙洪南水道基本具备10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条件。  相似文献   
23.
葛蓉  杨宏兵 《水运工程》2017,(S1):57-60
围填海工程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对周边海域滩槽形态、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以通州湾港区起步工程为例,通过建立潮流数学模型,模拟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的潮流形态。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两套不同围填海开发方案对工程区域滩面的冲淤影响。从整体上看,两套方案对工程周边海域的海底冲淤产生明显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平衡。基于目前的模拟结果,先期实施离岸式的二港池更有利于维持小庙洪水道的畅通以及滩涂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24.
夏红安 《交通科技》2003,(4):125-126
结合几起发生于长江下游沙洲水道的船舶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并从行业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
根据江苏辐射沙洲东大港水道4^#站位连续2个潮周期的流速、含沙量及水深的时序测量资料,取时序测量(计算)数据中的前21组数据为学习样本,后5组数据为检验样本,建立了该潮流水道的4种输沙BP神经网络动力模型。验证表明,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建立精度较高的水体含沙量非线性动力关系,并可利用建立模型进行相应问题的预测计算。  相似文献   
26.
《水道港口》2008,29(3)
本刊从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据交通部专家组鉴定,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辐射沙洲海岸深水港开发建设涉海关键技术研究》,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4月9日接到鉴定证书。  相似文献   
27.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6):412-412
<正>2009年11月16日,2009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揭晓,最终产生一等奖1项、二等奖16奖、三等奖37项。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完成的《辐射沙洲海岸深水港开发建设涉海关键技术研究》获  相似文献   
28.
江苏岸外辐射沙洲,规模宏大、滩槽动态活跃、海洋动力复杂世所罕见。在该海域LNG接卸港工程设计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本文对设计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包括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处理措施、技术创新和研究结论。本文介绍的设计理念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9.
辐射沙洲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水动力泥沙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合使用水文泥沙特征分析、卫星遥感分析、冲淤演变分析、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波浪数学模型(SWAN模型、缓坡方程、多向不规则波Boussinesq方程)计算、波流冲刷物理模型试验、泥沙淤积计算、骤淤计算与分析等多种手段对辐射沙洲中的如东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的水动力泥沙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深水港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在辐射沙洲海域中进行深水港开发建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辐射沙洲研究开发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孟国 《水道港口》2011,32(4):229-243
对辐射沙洲研究开发的若干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综述,包括辐射沙洲的发现、成因、物质来源、形态特征、表层沉积物组成、演变、水动力泥沙环境、开发利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