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71篇
公路运输   285篇
综合类   187篇
水路运输   621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本文以现场调研和多年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中游周天河段的河床演变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周天河段为顺直微弯河段,河道演变符合顺直型河流演变的规律;过渡段主流摆动频繁、滩槽冲淤多变是河床演变的主要特点;三峡水库蓄水后,周天河段河势格局整体较为稳定,但局部滩槽变化范围仍较大...  相似文献   
42.
白静  李一兵 《水道港口》2009,30(5):347-351
以现场调研和多年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下游江心洲水道的河床演变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江心洲水道处于长顺直河段内,其变化符合顺直型河流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主流摆动频繁,滩槽不稳是河床演变的主要特点;河势总体稳定并将继续维持,但由于上游水流动力轴线难以完全稳定,因而本水道目前的微弯深槽也难以长期维持现状。另外由于河道顺直,这种平面形态也难以维持滩槽的稳定。  相似文献   
43.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建设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大举措。针对二期工程河段4个水道的碍航情况,在分析上游来流来沙特性、各水道分流分沙特性及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对碍航特性、河床演变特性及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各水道的整治时机、关键部位和治理思路。成果为航道整治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也为感潮河段航道整治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4.
长江口横沙通道近期演变及水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十年来的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了横沙通道河床演变基本特性和水、沙变化情况,初步揭示了横沙通道的基本演变趋势和动力特性。同时利用数学模型(SWEM),统一边界条件后,详细比较多年来横沙通道水动力因子变化过程,包括潮位、流速、流向、优势流等;通过长系列统一边界的潮流数模计算比较,分析了横沙通道水动力特性。最后结合实测资料及数模计算结果,分析了横沙通道的变化情况与北槽和北港变化情况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5.
传统河道底泥疏浚技术及处理方法对脱水后含泥率和重金属含量的要求较低,为此,提出对河道底泥疏浚技术及其处理方法的研究分析。调整道底泥环保疏浚方式,对环保绞刀的优化设计,在反铲绞刀架和绞刀轴安装垂直角度传感器和水平角度传感器,进行信息收集,实现疏浚精度的控制,使用优化后的环保绞刀执行河道底泥的环保疏浚,通过多角度计算。最后增大吸泥管与绞刀工作效率,对河道底泥实现标准临界值无污染扩散处理。设计流程实验,将脱水后含泥率和重金属含量作为验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处理流程与常规的疏浚处理流程相比较,其脱水后含泥率和重金属含量均更高,能够实现对河道底泥疏浚精度的控制以及防止其扩散。  相似文献   
46.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坝下河道的水沙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坝下游沙卵石河段的河势演变规律发生变化。通过总结、分析实测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针对坝下河段床沙组成特点,采用双层铺沙法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较好地复演了本河段河势变化,为开展坝下沙卵石浅滩治理研究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47.
文章根据长江中游湖广—罗湖洲水道近年来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河段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河床演变特点和碍航特性,结合模型研究成果,对该段河道及航道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该段浅滩碍航特征和航道整治目标,提出航道整治思路和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8.
针对通州沙西水道存在的诸多问题,2011—2016年间通州沙西水道实施了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工程,为通州沙汊道形成稳定的双分汊河型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近年来实测水文、地形资料,从通州沙西水道分流比、通州沙沙体、河道的冲淤、河道尺度等方面,分析通州沙西水道河道演变出现的新变化以及整治工程效果。结果表明:通州沙沙体基本稳定,西水道分流比增加2. 4%,-5 m河槽全线贯通,四干河以下-10 m河槽基本贯通,达到工程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9.
结合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港口的选址实例,就单一河段和汊道二部分,论述港址选择与河道演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张元 《中国水运》2014,(2):190-191
河道治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项传统的工程项目。这项古老而又活跃的工程是环境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的议题。自从上个世纪开始,水利工程和河流的治理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生态的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因此,生态水利如何更好的被应用于河道治理过程就是一个热点的话题。文中主要分析和探讨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出科学的河流生态恢复理论和工程实践,这样生态水利理论和实践也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