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8篇
  免费   139篇
公路运输   1406篇
综合类   999篇
水路运输   788篇
铁路运输   1040篇
综合运输   18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王飞  王志伟 《路基工程》2019,(2):135-138
针对昆明枢纽东南环铁路路堑工点双侧强膨胀土路堑高边坡,采用挡土墙、锚固桩、锚杆框架格梁、灌草护坡和支撑渗沟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支挡防护设计,为干湿交替明显的气候特征地区的高地下水位、强膨胀土挖方边坡治理的典型代表。该工程竣工两年来,已经历了三个雨季的考验,目前边坡稳定、铁路运营良好。  相似文献   
172.
以上海市长宁区新泾港河道生态整治工程为例,结合工程的现场特点。分析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工程难点,并根据工程难点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工程进度、工程协调、安全文明施工等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3.
文中以东北管网为例,总结分析了油气管道穿河部位防护形式演变的过程,分析了油气管道防护形式演变的影响因素,如采砂石的影响、河流性质的影响、河道内植树耕作的影响等,并对管道防护形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防护形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4.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的研究"在确定公路石质边坡地质条件因子、环境条件因子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公路石质边坡的地质条件因子、环境条件因子进行了评价分析,形成了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及技术指南。本篇对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实施方案、成果及其使用情况进行介绍,为我国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5.
利用LS_DYNA软件,对高速破片侵彻防护液舱过程中液舱后板的载荷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分析液舱后板载荷的空间分布特性及破片的速度和厚度对液舱后板载荷的影响,得到了液舱后板任一点的压力峰值和比冲量的拟合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液舱后板的载荷在板中心(即破片中心在液舱后板上的投影点)最大,随着到中心点的距离增加而呈指数衰减;增加破片的速度或厚度,将使液舱后板任一点的压力峰值和比冲量均增大。  相似文献   
176.
文章分析了山区公路高边坡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加强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包含生态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的高边坡坡面防护技术,总结了预应力锚索和预应力锚杆的主动边坡加固技术,对其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方便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177.
基于白茆沙水道典型年份地形和水文数据,对典型洪水作用下白茆沙水道演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的河道边界条件和典型洪水作用下白茆沙水道分流点下移北偏,汇流点上提,白茆沙北水道深泓持续北偏,南水道新泾河至七丫口一带深泓较稳定;白茆沙沙体发生淤积,其面积、体积均呈增大特征,白茆沙南水道深槽平面上表现为冲刷展宽,断面上白茆沙南水道深槽冲刷下切,北水道断面面积呈淤积萎缩态势;白茆沙全河段表现出冲槽淤滩、总体淤积特征。  相似文献   
178.
根据重力相似准则,采用比尺为1∶100的整体模型,进行某宽浅河道低水头水电枢纽口门区的通航安全性研究。采用ADV三维流速测量系统进行流速测量;采用标准矩形量水堰控制模型流量;采用差动式尾门调节模型水位。由于河道地形及枢纽布置的原因,上游口门区流速过大,下游口门区形成大范围回流。通过扩大河道过流面积,移除下游河道中心连续小岛,增加闸孔等措施,减小下泄水流流速,改善河道整体水流状态;通过加长导航墙,改变导航墙透水面积,优化口门区域地形等措施极大地改善了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及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确保过闸船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9.
为探讨破片高速侵彻液舱后的剩余特性,通过弹道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比较破片侵彻垂直和倾斜液舱后的瞬时余速和运动轨迹.试验结果表明:破片穿透液舱前板初期,会产生空泡和射流,空泡大小和射流强度与破片入水初速有关,而空泡形状和射流方向则受液舱的倾斜角度影响;破片穿透液舱前板后,在水中的运动轨迹会发生偏转,偏转方向与破片入水初速有关.  相似文献   
180.
研究目的:软土地层中,大直径盾构穿越城区密集高层建筑物的施工风险很大。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监测手段,对大直径盾构穿越建筑物的保护措施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研究结论:软土地层中,大直径盾构穿越高层建筑物,应以控制盾构施工工艺措施为主,对距隧道1D(隧道洞径)范围的建筑物,结合建筑物基础型式、沉降限值,可采用地面跟踪补偿注浆辅助措施,以加固、改良地层,确保施工安全;1D(隧道洞径)以外的建筑物,可不采取地面辅助措施;软土层中盾构过后地层工后沉降比较明显,应加强管片背后补充注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