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544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61.
462.
西南通道由南昆、南防铁路和广西沿海港口组成,广西沿海港口是西南通道建设的必然选择,二关系密不可分,一、西南三省与广西,广东,海南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互补性最佳,二、广西沿海港口给西南三省提供了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的理想窗口和舞台;三,连接广西沿海港口的西南通道,运距最短,运费最省;四、南昆铁路可适应西南三省物资进出的需要;五、广西沿海港口有良好的建港条件和较为完善的疏远系统,可满足西南物资进出的需要。  相似文献   
463.
21世纪初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大调整、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风起云涌,世界经济和运输发展的模式将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处于巨大变化环境中的沿海港口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64.
闽东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其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在全省的比重都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在“海”上作文章,尤其在沿海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是进一步发展闽东南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15年的努力,福建的港航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港航建设的投资大幅度增加。1993年的投资额近别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30年总和的3倍以上; (2)港口泊位迅速增多。到1993年底,全省沿海港口泊位数猛增至172个(2000吨级以上),其中深水泊位17个(福州地区9个,泉州地区2个,厦门地区6个),比改革开放前分别增加5.37倍和7.5倍。基本上实现沿海所有县(市),县县都有大小不等的码头泊位; (3)港口吞吐能力不断提高。据1993年统计,全省沿海港口的吞吐能力已达到货2305万吨,客497万人次(其中交通部门1002万吨/487万人次,货主部门1303万吨/10万人次),比改革开放前增长5倍以上; (4)港口吞吐量急剧上升。1993年全省沿海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已达到2679万吨(其中港务局码头1740万吨,货主码头939万吨),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6倍;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更是从无到有,迅猛发展,到1993年底,集装箱吞吐量已达24.65万箱(其中:福州港7.  相似文献   
465.
简述沿海港口建筑施工图预算审核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466.
2016年7月份,全国港口生产运行总体放缓. 货物吞吐量出现负增长 据7月份快报统计,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7118万吨,同比下降1.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7781万吨,增长0.6%;内河港口完成29337万吨,下降4.7%. 1-7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78141万吨,同比增长1.8%,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3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69259万吨,增长1.7%;内河港口完成208882万吨,增长2.1%.  相似文献   
467.
<正>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历史,客观地形成了国内沿海和内河两大港口体系。而在众多沿海港口中,则从南到北历史地形成了广州、上海、青岛、天津、大连五个中心枢纽港口,其泊位总数占全国沿海港口总泊位数的38%左右,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数、完成货物吞吐量和国际集装箱运量均占总量的55%以上,是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基本支柱,并在世界上具有比较广泛的联系和重要的政治经济影响。由于我国当前的港口密度及其规模与能力等都远远落后于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国家对港口建设的投入不足,又致使这一状况很难在较短时期内得到根本性扭转。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有经济实力出发,全面发展港口建设的时机尚不成熟,一哄而起则只会造成严重的内耗和相互的制约。因此,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角度,认真研究我国沿海港口现状和中心枢纽港口的布局与分工,从而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资金的重点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我国交通运输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影响。 本文旨在说明此项研究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关于天津港的地位及其发展方向上的几个问题,并以此与同行们共商。 一、研究中心港口布局和分工应考虑的基本点 1、港口功能的?  相似文献   
468.
梁波 《中国港口》2008,(9):27-27,49
<正>一、提高秦皇岛港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秦皇岛港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根据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运输布局,秦皇岛港被确立为国家级煤炭主枢纽港,列为我国"三西"煤炭基地的重要出海口岸,是国家"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能源运输布局的枢纽,  相似文献   
469.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港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港口作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  相似文献   
470.
30年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天津的最大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天津港以"精卫填海"精神和"天津港速度",在淤泥质海滩上实现着创建世界一流大港的创举,由一个改革开放初期吞吐量仅有千万吨的浅水港,逐渐成长为吞吐量突破3亿的世界级人工深水大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