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8篇
  免费   145篇
公路运输   458篇
综合类   461篇
水路运输   1115篇
铁路运输   458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了分析浅埋复合式衬砌隧道动力响应特性,基于Fourier-Besselh级数展开法,给出了半无限空间内平面SV波入射下浅埋圆形复合式衬砌隧道动应力集中系数级数解析解,分析了SV波入射角和入射频率参数对衬砌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SV波入射下,双层衬砌隧道二次衬砌的动应力集中系数幅值大于初衬值;在隧道外部敷设减震层后,由于减震层剪切刚度较低,隧道动应力特性发生明显改变,当低频入射频率参数为0.25,入射波垂直入射时,设减震层可以降低衬砌动应力集中系数20%;SV波入射角度和入射频率参数对衬砌动应力集中系数有显著影响,随着入射角和入射频率参数增大,衬砌动应力系数幅值和分布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952.
为了获得高海拔地区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针对我国中西部及西南部艰险困难山区高海拔低温的气候特点,给出了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产生压缩波的三维可压缩、粘性、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方法,对高速列车进入低气压隧道时产生的气动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所处海拔高度的变化对隧道内压缩波及隧道出口微气压波的影响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的降低会导致隧道内压缩波及隧道出口微气压波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呈线性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70%和71%,而大气压的变化对测点压力波形无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隧道内的压缩波及隧道出口微气压波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均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34%和36%,基本呈线性效应;海拔高度的变化对隧道内及隧道外气动效应的影响比温度的大.针对我国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根据旅客的舒适度准侧,提出了CRH380B型高寒列车在列车速度为350 km/h、气压为75.99 kPa及气体温度为250 K时的隧道净空断面积约为96 m2,可为下一步高海拔低温条件下高速铁路隧道净空断面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3.
《家用汽车》2016,(4):24-33
作为2016年度第二波国际大车展,本次日内瓦车展明显比年初在底特律举行的北美车展更具杀伤力,无论是规模和份量都远超后者。涵盖了各种级别、各类型号的新车在这里悉数登场,行业风向标的称号名不虚传,下面就为大家细数下此次首发的各类新车。AUDI Q2Q族新成员2017奥迪Q2奥迪全新入门级Q2的定位低于Q3,同时,为了与Q3拉开市场差距,Q2的车身长度将明显小于Q3。由于新车的受众消费者锁定为年轻人,因此Q2的外观也更加灵动,消费  相似文献   
954.
结合广梧高速公路马安至河口段各勘察阶段所取得的钻孔地质资料、原位测试成果图与瞬态面波勘察的解译成果进行分析对比,论述了瞬态面波技术在边坡地层的划分、软土的分布及滑坡滑移带的勘察中的效果较明显、误差较小,具有可有效提高分层精度、减少钻孔数量、克服山区公路钻探难度大等特点,缩短勘察工期及降低勘察成本。  相似文献   
955.
非线性条件下被动式减摇水舱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伟  梁利华 《船舶工程》2005,27(6):52-55
减摇水舱作为一种常见的减摇装置,人们对它进行了很多研究.分析减摇水舱常用的是线性数学模型,但是线性模型仅适合小幅横摇的情况,而且忽略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对减摇水舱的减摇效果分析也有影响.文章研究了考虑非线性因素的情况下,减摇水舱的特性.使用Matlab/Simulink对被动式减摇水舱进行建模,解决了非线性模型难以解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6.
液体管道泄漏负压波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国内 ,负压波检漏技术被广泛用于液体管线泄漏的诊断。在应用过程中 ,假设条件和涉及到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由于涉及到的任何一个因素有误都可能导致不正确的结果 ,因而将该技术与泄漏诊断的其他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才能更准确地确定出泄漏的位置。负压波检漏技术具有三大发展趋势 :第一 ,与其他技术一同使用 ,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的定位问题 ;第二 ,强化对负压波检漏技术的研究 ,定性研究负压波传播模型可以更好地确定泄漏发生的时间 ;第三 ,对负压波检漏技术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 ,定量的分析结果可以用于推测管线泄漏量和泄漏位置。  相似文献   
957.
舰船基座上单层隔振装置能量流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安装在柔性基础上的单层隔振装置建立了能量流计算方法,考虑了基础的柔性和激励源的不对称性,针对实船舰用泵组,建立了矩形薄板上安装四个减振器的隔振系统模型,并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8.
作者根据球首长度、球首高度和球首横剖面面积,构造了7种集装箱船球首模型,应用CFD方法分别计算得到在设计航速下的兴波平均能量同球首几何要素的关系,为型线优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59.
由于多体动力学模型能够准确再现事故过程,获得头部落地时刻行人头部的碰撞参数,有限元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分析行人头部的损伤情况。故文章结合多体动力学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事故再现的方法研究车辆行人碰撞事故中行人头部撞击地面的损伤机理,为行人保护和车辆外形改善提供理论依据。首先用PC-Crash再现汽车行人碰撞案例,仿真结果表明,多刚体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事故现场,从而获得行人头部落地的速度和角度;接着建立了具有精细面部结构的人头有限元模型;最后将事故重建得到的碰撞参数作为边界条件,分析行人头部与地面的碰撞,确定颅内压力、von Mises应力等生物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行人头部撞击地面后,应力波会在颅骨内外传播,并在颅骨和脑组织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当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960.
福建沿海地区的混合式海堤加固工程中,为提高其上部直立墙体的安全性,须重视恶劣动力条件下混合堤波压力特性,本文以福建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物流仓储区围海造地工程为例,采用Fluent软件构建数值波浪水槽,对混合式海堤上部直立墙波压力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与研究波坦L/H、基床斜坡坡度m、基床肩台相对宽度B/H、上部直立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