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634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正>1 概述 西辽河总办窝堡引水工程由24孔拦河闸、3孔冲沙闸、左岸莫力庙取水口和右岸引辽济清取水口4部分组成,其中,左岸莫力庙取水口在拦门河闸上游800m处,其它3部分均处于同一断面上.该河段属游荡性河流,水流含沙量大,河道冲淤迅速.汛期最大含沙量为166kg/m~3,河床质平均粒径为0.25mm,推移质平均粒径为0.117mm,悬移质平均粒径为0.04mm.该工程的设计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流量为847m~3/s;校核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流量为1964m~3/s.该工程试验要求在流量大于100m~3/s时,保证莫力庙取水口与引辽济清取水口能同时引水,并且要求在讯期各取水口不被淤堵,拦河闸、冲沙闸能顺畅地泄洪排沙.  相似文献   
52.
李波  付桂  顾峰峰  李为华 《水运工程》2022,(12):106-113
针对2020年后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全部外抛至海洋倾倒区造成疏浚土资源浪费的问题,利用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SHIWM-3D对疏浚土综合利用至横沙浅滩进行固沙保滩的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综合分析横沙浅滩流态分布、泥沙输运扩散情况、疏浚土落淤效果以及对深水航道回淤的影响。结果表明:1)航道疏浚土吹泥上滩后部分泥沙直接落淤,部分泥沙则随涨落潮流扩散输运。2)横沙浅滩区域大潮期间呈现冲刷状态,小潮期间呈现淤积状态,疏浚土在浅滩总体表现为淤积。3)航道疏浚土吹泥上滩至横沙浅滩区域对深水航道的回淤影响不大。4)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至横沙浅滩的方案是可行的,是解决2020年以后长江口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3.
连云港海域围垦工程对水沙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嵌套的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了海州湾海域滨海示范区围垦工程实施前后的潮流场、悬沙分布,并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围垦工程后计算海域潮流场、悬沙场及海床冲淤场的水沙环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围垦后研究海域整体的潮流场和悬沙场变化较小,但围垦后附近海域纳潮量有所减小引起围区附近流速减小,围垦工程附近基本呈现淤积的状态,工程左侧吹填坑淤积强度较大,临洪河口则出现局部冲刷。  相似文献   
54.
王怀中 《辽宁交通科技》2001,24(3):F004-F004,43
辽河山海道经久失修,水深不足,打通辽河西水道成为发展盘锦地区经济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5.
56.
关于泥沙对船舶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府(谷)--禹(门口)段煤炭运输船的研究与设计,探讨含沙水流的物理特性及对船舶水动力的影响,并就泥沙对螺旋桨及尾轴的磨损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57.
波浪作用下泥沙颗粒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伟 《港工技术》1998,(2):13-15,20
根据波浪作用下泥沙颗粒的受力情况,探讨了在紊动流体中作用在泥沙颗粒上的体积力比在恒定流中作用在泥沙颗粒上的体积力小的原因,阐述了谢尔德准数既适用于紊流状态,也适用于恒定流状态。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的典型联通汊河之一——劳龙虎水道的实测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其水流流态、泥沙输移规律等各方面水文泥沙情况,以充分认识其独特且复杂的水动力特性,并期能为有关工程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9.
《水道港口》2005,26(4):211-211
据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观测,2005年黄河第4次调水调沙以来,所带来的泥沙形成的新淤地已经向海里推进超过了1.6km,目前至少新增湿地133.4hm^2。此次调水调沙是近4年来黄河三角洲新增淤地最多的一次。自2002年国家对黄河实行首次大规模的调水调之争以来,调水调沙已经成为我国治理黄河与开发的重要转折点。经过连续4年的调水调沙试验,不仅使黄河下游主槽过流能力有所恢复、漫滩几率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黄河入海口新淤地面积又开始增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60.
变态河工模型垂线流速分布是不相似的。以此为基础对悬移质泥沙变态模型的沉降相似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变态模型的泥沙沉降是不相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