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151篇
综合类   127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86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从G212线泥石流,滑坡对公路的危害及防治工程入手,针对工程建设和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规范中关于泥石流、滑坡分类与分级方法及标准进行了探讨,最后研究提出了G212线泥石流、滑坡的分类分级标准及防治等级。  相似文献   
162.
成昆铁路山坡泥石流活动危险度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坡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铁路陡(堑)坡上的一种雏形泥石充,成昆铁路常有山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本文从山坡泥石流成因机制及其组合特征出发,提出了区划山坡泥石流活动危险度的判别模式(B=(Mm(R^1),...Mm(R^n)将成昆铁路沿线坡泥石流活动危险程度划分成10个区,用于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63.
164.
针对卓福隧道泥石流的成灾特点,提出了隧道泥石流的减灾对策,即加强隧道洞口坡面泥石流危险源的识别,以及隧道遭遇泥石流灾害的工程易损性评价分析,积极采取隧道洞口斜坡的坡面排水措施及必要的灾前防御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5.
临潼大水沟泥石流特征分析及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大水沟位于西安临潼区,大水沟泥石流是典型暴雨型泥石流。以其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其流域特征、成因特征,选用合理的经验公式确定其主要特征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简捷、实用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模型应用权的最小平方法来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确保了权值的准确性。泥石流危险性模型的建立可为泥石流预测预报以及防治工程提供依据。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流域最大相对高差、泥石流可能发生规模、泥石流发生频率、流域面积、主沟长度、主沟平均比降、影响区人口密度、24 h最大降雨量、泥砂补给段长度比等9个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是合理、可行的。利用模型对大水沟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为高危险。评价结果与大水沟泥石流的危害现状及活动趋势非常吻合。证明该模型用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有效和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6.
敖宏 《成铁科技》2010,(2):42-44
针对铁路泥石流、落石、洪水等自然灾害,设计了一套工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该系统以线路工务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远程监测技术,配合远程图像监测,实现了工务灾害的动态综合监测。本文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监测设备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7.
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临界集聚量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松散固体物质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根据国内外主要试验场的泥石流观测资料,讨论了泥石流流量,输沙量及其与沟床纵坡,岩性之间的关系。并反演建立了松散固体物质临界集聚量V的估算的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际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8.
本文主要介绍了花岗岩路段边坡的变形破坏类型及其成因,初步分析了构造断层及节理裂隙对花岗岩路段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9.
针对三峡库区云阳旧县城五峰山滑坡的工程地质情况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诱导五峰山滑坡的可能因子 ,提出了锚桩板钢绞线网相结合的导流支挡防治结构体系 .研究思路及方法对滑坡综合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0.
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是我国西部公路沿线致灾最强烈的泥石流类型,通常表现为对公路构建筑物的冲击和淤埋毁损.笔者从地貌条件、物源及动力条件3方面出发对该类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泥石流沟长宽比小于5.0并且具有较大的形成区、大比降的流通区、宽缓的沉积区是该类泥石流形成的地貌条件;丰富且稳定性差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及工程弃渣是该类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条件;前期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有机结合或较高的日温度是该类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条件.研究成果丰富了公路泥石流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