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190篇
综合类   118篇
水路运输   487篇
铁路运输   68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41.
根据大型充灌袋在天津滨海新区修建围埝和道路的工程实践,提出了采用大型充灌袋在吹填土上筑路的理论和方法。该法采用大型充灌袋作为路堤,利用充灌袋的挤淤作用使其底部落位在承载力较高的土层,并通过打设排水板,对袋底以下土层进行进一步加固。提出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充灌袋挤淤沉降机理与计算方法,根据巴隆固结理论估算了充灌袋底部土体的固结度,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根据固结沉降量的大小确定是否继续吹填充灌袋以达到路堤设计标高。对实际工程的挤淤深度和固结沉降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的检测结果吻合良好。为完善充灌袋挤淤置换筑路法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2.
隧道穿越富水岩溶地层时,为预报可能遭遇的突水突泥灾害类型、水量以及突出物信息,需提前探明掌子面前方地层含水量、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从而对灾害源进行泥水识别。核磁共振探测(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是一种能够直接探明地层水文地质特征的物探方法,基于MRS方法的这一优势,提出一种针对充填型岩溶突水突泥灾害源的核磁共振表征与泥水识别的方法,以期对突水突泥灾害进行预报并加以区分。通过引入Log-Gauss分布函数构建MRS弛豫时间的时空分布函数,用以表征不同灾害所对应的充填物特征;并对掌子面前方电阻率、含水量以及MRS弛豫时间分布进行三维离散,实现了对充填型岩溶突水突泥灾害源的核磁共振表征与建模。在此基础上,正演模拟了不同类型突水突泥灾害源的MRS响应信号,并分析了其响应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灾害源的MRS响应信号特征,利用充填物含水量和MRS弛豫时间的时空分布函数建立了以充填型岩溶突水突泥灾害源的泥水识别因子作为对灾害源进行泥水识别的判据。  相似文献   
143.
酉水大桥主桥为(80 m+145 m+80 m)3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其中5号主墩位于酉水河航道中,施工前依据其施工难点选择双壁钢围堰作承台施工挡水结构,简述双壁钢围堰构造,介绍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中拼装、下放入水、定位着床、吸泥下沉和水下混凝土封底等工序,并就钢围堰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叙述,为今后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黄骅港煤炭港区三期工程所需的装煤设备采用海运直接上岸的方式运输,文章对运输设备的驳船的引领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5.
论发展我国的海上起重抢险打捞作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我国海上起重抢险打捞作业的重要意义。使用大型海洋起重船进行起重打捞是一种新型的打捞方法,具有快速、强力、作业安全可靠的特点。起重打捞作业方法的实现,使海上抢险打捞的业绩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6.
刘国娜 《船舶》2013,24(3):22-25
介绍了非自航开体泥驳改造为自航泥驳的改造方案、图纸审核和改造技术要点,以及改造后的船舶技术性能与施工使用效果。实船证明,改造后的驳船整体性能优越、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不仅节省船舶建造费用及配套拖轮费用,也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并且由于施工时无需被拖带,有效提升了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7.
双丰隧道施工中发生了特大涌水涌泥事故,涌泥量达5000m3。介绍了涌水涌泥事故发生的情况,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在处理过程中遵循“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施工原则,首先做好超前帷幕和导管注浆堵水,防止地下水的大量涌人,采取了超前管棚支护注浆加固之后进行开挖的施工方法,加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顺利、安全地通过了涌水涌泥地段。成功的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8.
利用挪威船级社开发的有限元分析软件SESAM对某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进行全船结构强度分析,研究此类船舶的结构不连续性对其总纵弯曲性能的影响.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面元模型和质量模型,开展水动力分析;基于短期预报结果和长期预报结果确定设计波参数,并完成设计波条件下的全船结构强度分析.研究发现,泥舱段船底蜂窝龙骨(三角舱)的...  相似文献   
149.
钱晨 《水运工程》2014,(9):43-46
基于MIKE21软件建立起条子泥匡围工程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研究工程建成前后附近区域流场变化,特别是匡围工程龙口口门内外的流场变化,以期为该地区后续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0.
阐述了岩溶隧道施工中容易出现的突水涌泥因素与危害形式,针对永吉高速公路沿线地下水主要为岩溶裂隙水,水位埋深大,雨季可能产生滴水状或淋雨状渗水,容易出现突水现象的特点,分析了断层破碎带处、膨胀性围岩段及岩溶区的突水涌泥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