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190篇
综合类   118篇
水路运输   487篇
铁路运输   68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81.
京唐港区砂源为粉细砂,颗粒较细且不易沉淀,采用传统的吸砂船进行水下取砂溢流量极大、效率极低且装舱量少,无法提供可靠的砂源且取砂造价过高。通过增加主管分流装置对平板驳进行改造,结合同期航道疏浚的耙吸船连接管道进行吹砂,通过溢流沉淀,将耙吸船泥舱中的海砂吹至砂船船舱内,再用于防波堤筑堤冲砂。试验表明,耙吸船联合改造平板驳装舱砂船每日可提供砂源约0.93万方。将航道疏浚与防波堤冲砂施工有机结合,同时节约了吹填区围埝建设和取砂船单独水下取砂的费用。  相似文献   
882.
为改善快硬磷酸镁水泥的抗冻性,分别掺入26%、30%、34%、38%、42%硫铝酸盐水泥替代过烧氧化镁,制得磷酸镁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砂浆试样。对冻融循环前后砂浆试样进行了质量损失率测试、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孔隙率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与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硫铝酸盐水泥掺量38%、冻融循环100次的砂浆试样质量损失率最小,密实度最大,孔隙率最小;硫铝酸盐水泥掺量34%、冻融循环100次的砂浆试样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高于其他试样;掺入硫铝酸盐水泥后水化产物呈颗粒状,试样结构更致密,抗冻性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83.
李金峰  秦亮  田桂平 《水运工程》2023,(12):159-164
《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中泥驳数量计算公式具有局限性,疏浚工程中性能参数不同的泥驳采用不同配置和装驳顺序,会对主船的时间利用率和泥驳等待时间产生不同影响。通过引入泥驳系统运行网络线路图和横道图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泥驳系统运行数学模型,引入主船累积停滞时间和泥驳累积停滞时间评价指标,提出主船单面或双面靠驳的泥驳配置及装驳方案优化方法,通过实例对模型和优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既定泥驳船队实现了泥驳装驳顺序优化;对拟组建的泥驳系统,实现泥驳最佳配置方案和初始装驳顺序优化。  相似文献   
884.
李冠杰  刘丹阳  夏宏图  雒锋 《公路》2023,(3):332-336
为解决硫铝酸盐水泥制备超早强道路修补砂浆后期强度倒缩问题,采用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复合水泥制备的超早强道路修补砂浆,探究碳酸锂对超早强道路修补砂浆流动度、凝结时间、小时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锂对砂浆流动度无明显影响;显著缩短砂浆凝结时间,掺量为0.05%时,超早强道路修补砂浆初凝时间缩短至空白样的23.64%;为满足施工,掺入一水柠檬酸做缓凝剂对砂浆初凝时间进行调节,初凝时间大于15 min;碳酸锂显著提高砂浆抗折和抗压小时强度,2 h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为5.5 MPa和31.33 MPa,且28 d强度发展稳定无倒缩,砂浆超早期收缩性能为微膨胀,水泥石体积稳定,满足道路修补材料技术要求,实现2 h恢复道路交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85.
消能箱作为泥舱系统的关键设备,直接参与疏浚装舱过程,其出流特性对船舶装舱效果及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以1.50万m3耙吸挖泥船的消能箱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场数值模拟手段,对消能箱主体尺寸、结构形式等影响出流特性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消能箱管径越大,消能效果越好,且出流均匀性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等截面积条件下,圆形截面消能箱的装舱效果显著优于方形截面的设计;消能箱中部开口指向舱底的速度分量较大,可通过布置水平挡板进行局部优化。该消能箱设计有助于改善疏浚装舱过程中细粉砂的沉积效果,节省装舱时间,减少溢流损失。  相似文献   
886.
针对绞吸挖泥船泥泵在工作中因泥浆含固体颗粒易磨损的问题,以某绞吸挖泥船泥泵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泥浆特性各因素对绞吸挖泥船泥泵磨损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数值模拟对绞吸挖泥船泥泵的磨损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由泥浆成分(质量分数)和泥泵磨损构成的样本集。在此基础上,采用克里金法建立绞吸挖泥船泥泵磨损分析的近似模型,并进行近似模型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近似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可在不开展CFD数值模拟的条件下对泥泵磨损进行较准确的预测,为泥泵可靠性设计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87.
曹仁丹  成辰 《江苏船舶》2023,(1):11-13+48
针对开体泥驳总体设计时需满足“装得下”和“抛得出”的2个问题,以某型1 800 m3沿海自航开体泥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工作原理,对布置设计、上层建筑设计、铰链设计等关键技术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体泥驳兼有载重型船和布置地位型船的特点;在进行总体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开体运动对船体的影响,特别是进行油缸舱、甲板室铰链和甲板铰链等关键位置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静载荷和动载荷因素,谨慎取值。  相似文献   
888.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对绞吸挖泥船的要求不断提升,绞吸挖泥船正在向总装机功率超大型化、强挖掘能力、高疏浚性能、智能自动化、节能和环保方向发展,结合国内外超大型绞吸挖泥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新一代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的船舶首尾方向、船型、主尺度、动力配置、疏浚设备配置、船舶主要功能和总布置等设计要点进行论证分析,形成了超大型绞吸式挖泥船船型论证分析的总体思路和设计方案,为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9.
在中长周期波浪海况条件下,针对我国早期研制的大型绞吸挖泥船施工适应性差、长排距工程排距受限等难题。本文以“天杉”船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计算、实船验证等方法,开展了大型绞吸挖泥船定位系统性能提升、输送系统性能提升、船舶动力系统升级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大型绞吸挖泥船性能提升的技术,并成功应用。为我国早期研制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性能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0.
“通程”号超大型耙吸挖泥船开发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708研究所自主开发设计的国内第一艘超大型挖泥船,采用全通甲板,适用于深、远海作业;泥舱舱容达18374m3,最大挖深可达85m,为目前中国设计建造的最大舱容、最大挖深的深水疏浚工程船;疏浚设备(即:泥泵、水下泵、高压冲水泵等)采用全变频电力驱动,泥舱首次采用箱形泥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