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81篇
综合类   65篇
水路运输   92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7月份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震荡走低。月初受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洪水灾害的后续影响,以及印度雨季导致印度至远东的铁矿石运输中断,国际干散货市场行情低迷,7月4日BDI指数跌至8854点。随着澳洲必和必拓公司与国际钢铁生产商的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束,以及北美和南美至亚洲的煤炭需求激增,推动干散货市场回暖,7月10日BDI指数升至9313A。  相似文献   
132.
利用实测系列水文气象资料,分析研究鄂西北地区特小流域暴雨洪水特性,绘制了不同历时的短历时暴雨频率皮尔逊Ⅲ型曲线,并求得暴雨设计成果;利用计算机Excel工具分析确定了不同地貌特征和不同流域形状特小流域洪峰流量的计算公式;以蛮河桥涵为例,介绍了特小流域公路桥涵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3.
贺礼桁 《中国水运》2009,(1):174-175
河道洪水演进是典型的非恒定流现象,在洪水演进模型中必须采用非恒定水流数学模型。本文介绍了平面一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其理论依据为圣维南方程组,并选取隐式差分的方法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34.
刘兆才 《世界汽车》2007,(4):108-109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了解不断深入,“汽车安全”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相应的以“汽车安全”为主题的展览会也应运而生。2007年3月13日至15日“第二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安全技术及用品展览会”在广州召开,笔者亲历了展会现场,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5.
洪水频率稳健估计研究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6.
根据现场实际考察,分析了陕西公路因2002年6月特大洪水灾害发生严重水毁的原因,针对产生水毁的原因及山区河流特性,提出了公路水毁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7.
张汝山 《中国水运》2014,(3):215-215,218
新疆山溪性河流,洪水突然性。河道防洪堤的冲刷特性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以新疆天山北坡中段的玛纳斯河为例,从平行于岸坡产生的冲刷、水流斜冲护岸的冲刷及局部冲刷三个方面对河道的防洪堤的局部受到冲刷的深度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在实际设计中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研究结论玛纳斯河防洪堤效果良好,可为新疆其它同类河流的防洪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白石铁路跨线桥位于井冈山市鹅岭乡大屋场村南面,在K18+990处与衡茶吉铁路相交.交角为55°,交叉处铁路桩号DK21+288.5.铁路设计高程257.5,桥下净空不小于8.5m。主要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公路~1级;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涵均为1/100,涉河特大桥为1/300:通航等级无通航要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桥梁按简易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39.
应用分形理论对长江重庆主城段进行了分形标定。研究表明:长江重庆主城段河流长度具有二阶分维特性;河流长度分维数可以反映河道的弯曲程度,分维数越大,河道越弯曲;在同一河段,河流长度分维值越大,河流的泄洪能力越差,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和洪水的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140.
宾玥 《珠江水运》2011,(10):53-55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然而,日本大地震、缅甸洪灾、澳大利亚水灾、巴西泥石流与洪灾、中国西南旱灾……近年来,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地造访人类生存的地球,其中大多与水相关。水多了,引发洪灾肆虐;水少了,又是大旱袭人;水脏了,能够污染致病;水浑了,则是水土流失。曾经纯净、温和的水似乎变得越来越暴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