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94篇
综合类   85篇
水路运输   123篇
铁路运输   79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6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长江河口段平均海面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锋  谭亚  王志伟 《水道港口》2015,(3):204-209
为更好研究长江河口段平均海面的特性,建立了大通至长江口感潮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径流与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水动力过程,并设置上下游不同条件的对照组,分析了河口段平均海面的影响因子及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河口段年平均海面A0值由上游径流和外海潮波共同作用产生,外海潮波给予了河道内平均水位一个沿程定值,而径流使得其产生了沿程衰减的趋势,这是河口段A0特征不同于外海的原因,也说明径流是其主要影响因子。A0只受径流和外海潮位的年平均值影响,而不受两者的年内变化影响。径流量的变化会导致上游A0值比下游发生更加显著的响应;外海A0值的变化会使沿程发生大致等量的变幅。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后,河口段A0也将上升相近幅度。  相似文献   
482.
受季节性天气影响,3月7日5时起,茂名港海上受到大雾"困扰",部分海面能见度在500米以下,严重影响了船舶通航安全。为此,茂名海事局根据实际海况,即时启动预案机制,及时对水东港航道采取了临时性交通管制措施,限制相关船舶进出航道,保障船舶的  相似文献   
483.
针对传统海上航迹控制方法中存在的碰撞率高、控制效率低的问题,提出面向海面观测的海上航迹自动控制方法。在待控制船舶上安装航迹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观测海面并采集海面数据,参考采集到的数据,计算海面上各个干扰因素对航迹影响情况,以船体动力表达式的形式表示。最后通过控制航行方位与速度以及自动调整航迹偏差2个步骤,实现海上航迹的自动控制。通过模拟实验得出结论:海上航迹自动控制方法的碰撞率比传统方法低40%,航迹偏移率低8.02%,提升了海上航迹的自动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484.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如何在Marc软件中实现墙土单元之间的接触分析,并根据现场荷载试验数据,对接触体之间的摩擦系数进行了探讨,为同类工程计算、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5.
为了提高CrN涂层耐磨性能,采用磁控溅射技术研究外部Cr层对CrN磨损宽度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载荷、转速、旋转半径研究表面摩擦磨损情况。结果表明,旋转半径增大,离心力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其中在转速为300 r/min,旋转半径6 mm时,未溅射Cr层的CrN涂层平均磨损宽度达到945.7μm,且外侧磨损更加严重,相同条件下溅射外部Cr层的磨损宽度为571.2μm,说明外部Cr层在磨损过程中有效抑制表面磨损区域增加。溅射外部Cr层后,在转速为200 r/min时的摩擦系数与表面磨损区域宽度随旋转半径增加而增加。表面磨痕呈犁沟状,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486.
为了探明在牵引工况和制动工况下的列车轮轨滚动接触行为,从而为今后轮轨损伤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CRH2-300型动车组轮轨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基于牵引制动性能摩擦系数模型的轮轨接触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基于经验模型的摩擦系数显著大于基于牵引、制动模型的摩擦系数及新干线模型的摩擦系数,新干线模型的摩擦系数与基于牵引制动性能模型的摩擦系数较为接近;牵引工况下的切向力云图呈现两点接触形态,且沿运行方向前端的点接触切向力明显大于运行方向后端,而在制动工况下,切向力在起始时刻为单点接触,随后变为两点接触;在轮轨接触点处,车轮S23切应力呈圆弧形且走势与车轮角速度方向一致,钢轨与车轮S23切应力圆弧走势对称。  相似文献   
487.
叶松 《中国铁路》2023,(2):13-18
提出一种桥梁新型多功能支座,重点探讨此支座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以杭温铁路义乌特大桥为工点,对比研究桥梁采用固定墩设计方案及中墩更换为多功能支座后的桥上无缝线路力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支座优化建议。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多功能支座方案可将桥梁的伸缩位移零点调整到桥梁主跨中点,从而减小桥梁温度跨度,解决义乌特大桥不适合做刚构桥的地形限值条件;当多功能支座摩擦系数小于0.005时,多功能支座方案相比传统支座方案的无缝线路受力优化幅度较小,摩擦系数大于0.005时,支座摩擦力可完全抵消列车制动力,无缝线路受力将得到大幅优化;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钢轨伸缩力小幅增加,钢轨制动力较大幅度减小,摩擦系数为0.005时,制动力最小;建议多功能支座后续的优化方向为增大支座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488.
以大型土工砂袋为研究对象,基于受力分析建立数学方程,探讨砂袋摩擦系数、填料侧压力系数对大型土工砂袋形变的影响,分析两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实际工程的砂袋选型设计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砂袋摩擦系数增加,袋体张力增大且不断隆起;而填料侧压力系数变化时,袋体张力虽增大但对形状几乎无影响;砂袋摩擦系数比填料侧压力系数具有更明显作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9.
为选择更适合的主索鞍位移滑动副材料,以燕矶长江大桥为背景开展试验研究。参照该桥主索鞍位移滑动副的构造和边界条件,制作钢-不锈钢、无储脂坑的聚四氟乙烯(PTFE)板-不锈钢、有储脂坑的PTFE板-不锈钢和改性聚甲醛(POM)减摩层板-不锈钢4组滑动副材料短尺寸滑块,通过顶推试验测试4组滑块的滑动摩擦系数和结构强度,再优选2组滑动副材料制作长尺寸滑块,观察顶推试验后滑块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并进行比选。结果表明:4组短尺寸滑块在良好润滑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083、0.017、0.013和0.018,PTFE板-不锈钢滑块在试验后均发生了塑性变形,屈服强度均低于13.59 MPa,改性POM减摩层板-不锈钢和钢-不锈钢滑块的结构强度显著大于PTFE板-不锈钢滑块;优选有储脂坑的PTFE板-不锈钢和改性POM减摩层板-不锈钢进行长尺寸滑块试验,试验后有储脂坑的PTFE板-不锈钢滑块顶推力逐次增大,变形明显,改性POM减摩层板-不锈钢滑块的表面无变形,无破坏;改性POM减摩层板-不锈钢滑块的滑动摩擦系数与PTFE板-不锈钢滑块接近,结构强度显著大于PTFE板-不锈钢滑块,为推荐的位移滑动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