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3篇
  免费   161篇
公路运输   1145篇
综合类   677篇
水路运输   1596篇
铁路运输   335篇
综合运输   18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蓄电池与外线连接的两极柱,一般在蓄电池的两端,一端为正极,一端为负极。正负极一旦接错,蓄电池与交流发电机形成串联,两者同时放电,放电量剧增,不但会烧坏交流发电机的二极管,而且将影响发电机、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在没有仪表测量的情况下,可用下列方法进行辨别。涂色辨别正极  相似文献   
82.
沈苏雯 《中国船检》2012,(11):74-77
在FPSO的设计中.系泊技术是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适用于FPSO的系泊系统可大致分为如下两类:多点式系泊系统(SMS)和单点式系泊系统(SPM)。  相似文献   
83.
鹿昌辉 《珠江水运》2020,(10):66-67
结合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升级改造项目,对大管径PHC桩沉桩在项目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依据相关地勘资料,对其相应地质条件做可打性分析,介绍整体施工工艺及方法,具体包括PHC桩验收、运输堆存等步骤。并重点探讨了沉桩工艺及方法,对今后大管径PHC桩沉桩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本文利用FLOW-3D,通过建立三维水沙数值模型研究淹没齿坝的水沙特性。数学模型水动力特性通过物理试验实测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良好。通过对比分析齿形丁坝与梯形丁坝的坝头流速、湍流能分布及河床冲淤变化,说明坝头斜坡的存在具有平顺水流作用与减小冲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中国修船》2016,(5):54-56
文章主要通过比较典型的深水导管架的不同建造方法,得出在现有建造能力的情况下,不同建造方法的效率与优缺点,为将来建造这一类型的导管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临港经济发展离不开公共码头。但现在不少地方政府在招商时附赠岸线使用权,造成公共码头岸线不足,影响临港经济发展后劲。"日前,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杜麒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码头是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按投资、使用用途,可分为公共码头和货主码头。"公共码头服务于区域经济体,可吸引内外部投资者在港区后方陆域配置资源,形成国际性、区域性加工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吸引腹地  相似文献   
87.
分析说明了工程中贝克曼梁法测定路面弯沉常见的试验问题,规范了试验操作,为路面工程质量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8.
崔玉国  陈旺 《隧道建设》2017,37(6):735-741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短管节在牵移和拉合过程中易发生偏移与倾斜,且GINA止水带压缩到设计值难度较大。以南昌红谷沉管隧道为例,从准备、牵移、拉合及后处理4个阶段介绍短管节对接拉合施工工艺。通过对底钢板打磨、涂抹黄油等,减小底部摩擦阻力。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液压数据量测、钢端壳间距测量等措施,对短管节轴线及平面控制。实践表明:GINA止水带压缩量误差仅为+4 mm,短管节轴线及平面偏差均在可控范围内,短管节干坞内拉合对接操作可行、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89.
以国内首条变截面沉管隧道工程-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工程为依托,总结了变截面管段成型预制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了管段起浮及浮运过程中干舷及稳定性机理,并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建立了二维和三维数值模型,揭示其结构空间受力特性。分析表明,管段预制时在内部模板台车上设置连续桁架作为补偿可较好满足截面渐变段成型预制的要求;对道路线形进行小幅度调整使结构横向对称、在渐变端增加压载及合理布置压载水箱可有效解决管段起浮及浮运阶段管段横、纵向倾侧的问题;变截面沉管隧道的三维空间受力特性较为明显,设计过程宜建立三维空间模型进行受力分析,以更准确地分析不同断面处的内力并进行结构配筋。  相似文献   
90.
王新波  王丹 《北方交通》2008,129(2):76-79
针对当前车辆载的情况及我国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分析了车辆超载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使用寿命、结构应力、路表弯沉和结构层厚度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随着超载率的增加,换算系数明显增加车辆超载使累计标准轴次大大增加,导致路面使用寿命明显缩短;随着土基模量值的加大,结构层层底拉应力值逐渐减小;要使重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达到标准轴载作用下的使用年限,应该增加路面结构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