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6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6500m深潜器的建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2.
磁力传动密封潜水电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磁力传动密封潜水电动机结构的特点和设计准则,并给出工程计算公式和设计曲线。  相似文献   
33.
34.
王建民 《航海》1993,(1):21-22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一位年青的气象学家魏格纳有一次翻阅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地图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非洲大陆的海岸可以与美洲大陆的海岸拼接在一起。拼接以后,两块大陆接缝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间隙。魏格纳设想,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在数十万年以前,非洲和美洲这两块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调查船系统的组成及其3个子系统支援母船、潜水调查船、无水潜器的作用,并进一步介绍了支援母船“横须贺”号和潜水调查船“深海6500”的概况。  相似文献   
36.
廖又明 《船舶》2005,(4):20-25
意欲从深海空间寻觅日本列岛未来的ARENA[1](Advanced Real-Time Earth Monitoring Network in the Area)计划[1,3],是利用敷设于海底的缆式网络,及星罗棋布的配置于海底网络上的观测器,开展海底勘察.该计划旨在通过基于长时效的实时监控海底网络所及海域、海底的综合性海缆网络系统,构筑起海洋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以及海水资源、海底能源开采等多学科、跨领域的试验验证、科学研究、深海海洋工程应用平台[2].它的建成,将实现建立在基于海洋作业船、深潜器(ROV、AUV)等多种水下、海底作业技术基础上的跨世纪深海空间站的梦想.  相似文献   
37.
"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共分为4次深潜试验。继北京时间2011年7月26日"蛟龙"号第二次深潜试验突破5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57米后,在7月28日的第三次海试中,"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为5188米,再次创造了新的下潜深度,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环境下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一、"蛟龙"号下潜为何要多次突破5000米一方面是完成本次海试科考任务  相似文献   
38.
一平 《交通与运输》2013,29(3):44-45
21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为推动我国深海运载技术的发展,为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科学研究、深海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高技术装备,亟待研制和批产更多的深潜器。  相似文献   
39.
在过去的40年,对大于200m海深的海洋学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而卓越的成果。在与ROV,AUV并肩进行深海考察作业时,载人潜水器(HOV)展现出的最大优势表现在视觉信息,通过HOV,人类观察到深海图像和视野景色,并能同步给予相应的适当处理回应。随着潜水器的深入应用,科学家提出对深海技术更新的要求,即要下潜更深,潜水时间更长,研究得到的结果更多,以满足现有和未来深潜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40.
遥控潜器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遥控深潜器(ROV)的概况,尤其是它们在3 048m以下深海中的使用情况。虽然是针对系缆式自由航行的潜器,但是为完整起见,也讨论了拖曳潜器和自主潜器(AUV)。为了准确地论述这些深海潜器系统的技术发展水平,还将讨论它们在不足3 048m深度的性能。另外,对它们在新千年初期的用途进行了计划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