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15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以《天津港道路交通专项规划》主要内容为依据,针对进港和港内道路交通系统衔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适合港内道路交通需求分析的新方法,并给出若干规划方案,最终确定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52.
徐康 《航海》2013,(3):72-74
船舶在动态运行中,船长从控制事故与险情的角度上,考虑的因素相当多。本文暂不考虑船型及海上航区范畴,从船长在港内操控船舶进出港、靠离泊方面进行归纳与筛选,提炼要领。引入实际事故案例加以简要分析,旨在对当今航运业不景气的环境下,让艰苦奋战在一线的船长、努力拼搏在亏损边缘的船东,就规避船舶安全操作方面的失误与风险,进行分析与探讨。力求抓住要领、主动控制,有效减少因低级、人为的错误导致的恶性事故,把不可避免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点。  相似文献   
53.
施杰华  杨崇高  张亮 《航海》2021,(2):66-69
通过分析缆绳的形变情况、弹射类型、弹射区域,以及影响弹射的因素,旨在防范缆绳弹射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54.
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发展,航行进出口门狭窄的山船重工老港池变得越来越困难,而拖带“无动力”超大型船舶进港更是难上加难。以2021年10月19日拖带无动力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VLCC)“天狼座”(MARAN LUPUS)进靠9号泊位为例,通过数据计算和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操作,阐述拖带无动力VLCC进靠山船重工老港池的风险及操纵要点。  相似文献   
55.
内河多用途工作船在我国各类船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其设计难度相对较高。对拖带破冰工作船设计中主要量度的确定 ,型线、总布置设计 ,主要设备的选取及实船测试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6.
一、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规则B 拖带或顶推船舶之间的共同海损 船舶在拖带或者顶推其他船舶时,所有船舶是否处于同一航程之中?是否存在共同海损?对于这些问题各国的看法和处理做法不尽相同.为了统一,国际海事委员会在悉尼通过的《1994年约克一安特卫普规则》(简称“1994年规则”,省去“约克—安特卫普”,下同)加入如下规定: “规则B 如果船舶拖带或者顶推其他船舶,并且它们都是在从事商业活动而不是救助活动,则处于同一航程之中.  相似文献   
57.
58.
<正> 在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的同时,集装箱的汽车道路运输对港区道路交通畅通、安全、有序带来了一定影响。在此,仅就上海港集装箱运输车辆港内道路运输的成因和管理对策进行分析 一、集装箱车辆道路运输对港内道路交通的影响 从现状看,集装箱的汽车道路运输对港内道路交通影响主  相似文献   
59.
拖带船队是京杭运河中的重要船型之一,运河中船桥相撞击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探讨拖带船队对运河桥梁桥墩的撞击作用,以便更好地设计运河桥墩的防撞设施,该文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拖带船队和钢围堰填土防撞墩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计算了拖船与防撞墩之间的撞击作用,得到了撞击力和撞击能量时间历程的合理规律,可供运河桥墩的防撞设施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0.
针对涌浪及浮式LNG码头的具体特点,通过波浪数模、2D及3D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对港内波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波堤透浪及波浪周期对港内波高有明显影响,且波浪周期越长影响越大。为此,对于波高变化敏感的浮式LNG码头,建议通过3D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对港内波浪做更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