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175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引航员是具有驾驶和操纵船舶能力、熟悉航道和港口情况,为船舶在港口以外的航道的安全航行和港内靠离泊操纵提供引航技术咨询服务的专业人员。保证被引船航行和港内操纵的安全是引航员应尽的职  相似文献   
52.
动床模型试验中,在满足相似性条件基础上,仍可能会出现轻质沙沙波一定程度的异常发育现象,这一偏差将影响阻力相似及水流、泥沙运动状态。为寻求扼制轻质沙沙波异常发育的有效途径,借助水槽试验,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不同水流条件、不同粒径、不同密度条件下轻质沙沙波形态变化。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水流条件下(Fr=0.10~0.32,U/Uc=0.8~2.5),利用U/Uc可更全面地表达其与轻质沙沙波形态的变化关系;在合理范围内增大轻质沙粒径及密度,可使相对波高及波长粒径比减小;基于詹义正公式,建立本试验条件下轻质沙沙波Δ/h与U/Uc的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53.
采用SWAN波浪模型对江苏南黄海地区1979~2018年共40 a的波况进行模拟及验证,将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比对,吻合良好。百年重现波高分布通过基于年极值和月极值的广义极值分布函数(GEV)和超阈值取值方法(POT)的广义帕累托分布模型(GP)计算得出。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在辐射沙洲北部地区差别最大,采用月极值所得重现波高偏小,采用年极值计算的重现波高在辐射沙洲南北外围地区最大,其余地区则以POT方法为大值。在分别采用不同数据长度计算重现波高的试验中得出,取月极值的GEV分布计算结果对时间跨度的改变不敏感,而取年极值受之影响最大,POT方法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54.
研究风浪、浪流和风浪流联合作用对275HP拖网渔船单船艏艉双锚锚泊时锚泊力和运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风浪作用下的锚泊力和横摇角度均大于纯浪作用的情况;流速小于1.0 m/s时浪流作用下的锚泊力大于纯浪作用的情况,而横摇角度则略小于纯浪作用的结果;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艏艉拉力均大于风浪或浪流作用下的拉力值。由于渔船艏艉受风和受流面积的区别,导致艏拉力时流的影响较大,而艉拉力时则风的影响较大。由于流作用时渔船具有的初始横摇角度对其运动具有抑制,从而风浪流联合作用时的横摇角度要略低于风浪作用下的角度值。在本次试验范围内,当港内同时有10级左右风和小于1.0 m/s流速的流共同作用时,建议允许有效波高取0.6 m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5.
东中国海波浪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气象资料作为驱动风场条件,运用第三代海浪模式WAM的第四版本(WAMC4)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建立二级嵌套波浪模型,利用连云港、冷家沙现场观测波浪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检验了该模型在东中国海波浪研究中的适用性针对东中国海进行了连续60年(1950—2909)的波浪后报模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东中国海波浪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四季的平均有效波高等值线与岸线形状基本保持一致,且由南向北逐渐递减;有效波高分布的季节差异显著,冬季浪高最大,其次为秋季,春季、夏季最小。通过对比分析平均波浪要素和5%累积频率波浪要素的定量关系发现,在渤海范围内,5%累积频率有效波高与平均有效波高之比约为2.75,黄海与东海大部该比值则分别约为2.50和2.35,而5%累积频率平均周期与平均周期的比值在整个东中国海范围内约为1.45。  相似文献   
56.
本文主要描述了EEDI实船验证测量过程中,燃油消耗量精准测量和浪高及波浪周期的精准测量的解决方法,为EEDI测量提供了可借鉴的实验手段,供业界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7.
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港内锚地,是沿海集装箱港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完善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的理论研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设置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计算期内可能同时占用港内锚地的船舶数量及船型组合;计算不同锚泊方式下所需的港内锚地最大面积。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为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的规划建设及改造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针对国内外目前对浮式防波堤的研究,提出了两种类似于浮筏式防波堤的防波堤结构形式,金属网式防波堤,盲沟式防波堤,通过测量堤前、堤后波面高程,研究了多孔结构对于透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盲沟式防波堤消浪效果明显,且相对宽度也是影响消浪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
熵分布原理与白龙尾站设计波高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更加客观的设计参数,寻找适应性更广的线型、选取更加合理的参数估计方法是水文极值要素频率分析的重要研究课题.将最大熵分布用于极值序列的统计分析,该分布有4个可调参数,适线分析更加灵活.以北海白龙尾海洋观测站16a极值波高记录为例,采用最大熵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冈贝尔、皮尔逊Ⅲ型,对数正态、威布尔分布的拟合结果进行比较,给出了白龙尾站设计波高参数,供海洋工程设计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60.
掌握港内的波高分布特征对港口布局建设意义重大,物理模型制模成本较高、过程较为复杂,相关的数值模拟大多仅考虑了由防波堤口门传播进来的波浪影响,而忽略了越浪作用。针对这些局限性,基于开源软件OpenFOAM,建立环抱形直立式防波堤的三维数值波浪水池,将越浪与不越浪情况下的数值计算结果和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堤顶越浪过程及港内波高分布情况,可用于优化港口布局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