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163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实现温州港与临港产业联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亚 《中国水运》2007,(12):22-23
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是国内外许多港口城市迅速实现工业化的成功经验。随着温州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减缓,温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产业升级问题备受  相似文献   
22.
张南 《珠江水运》2007,(7):14-16
贵港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广西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等城市的几何中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座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内河港口城市。1988年12月撤县改为贵港市;1994年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地级市,总面积10606平方公里,总人口480多万。  相似文献   
23.
徐逸桥 《集装箱化》2004,(1):28-30,14
《江苏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将全省划分为3个物流区域 ,即 :南京物流区域、苏锡常通物流区域、徐州物流区域 ;而江苏省物流区域布局则采取了“省级物流枢纽城市———省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模式。在这三个物流区域中 ,苏州 (含张家港、常熟和太仓三港区所在的县级市 )、无锡、常州、南通、南京、镇江、扬州和泰州等都是与《江苏省物流区域规划》密切相关的沿江主要港口城市。1江苏省沿江主要港口城市物流业发展基础与功能定位1.1苏锡常通城市圈苏锡常城市圈是长江三角洲中 ,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经济圈 ,经济实力居第…  相似文献   
24.
一、港口是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港口城市更体现出外向型集聚经济的特征,是参与世界分工的核心区域。港口是在世界范围内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商流和信息流等各种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平台,使各种资源不断得到优化配置,形成了诸多具有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等功能的国际著名港口城市。水运具有占地少、运能大,能耗、污染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长期发展的战略,发挥港口优势是港口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5.
李中东 《中国水运》2006,4(5):38-39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工贸港口城市。铜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港口资源的战略作用,始终坚持“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发展方针,制定临港产业规划、发展临港基础工业,临港经济发展渐趋成熟,并自成体系,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6.
崔勋 《中国水运》2003,(11):13-14
自1996年九江被定格在" 京九" 铁路与长江两条大脉的交点后,京九合 九、武九交汇的铁路枢纽优势明显冲击着原有" 港口城市" 的定位。以" 港口城市" 还是" 铁路枢纽城市" 为发展方向众说不一,这种模糊认识影 响着港口的发展和九江对外开放的提升。  相似文献   
27.
汕头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明确指出“港口资源优势是汕头最大的优势,做大港口经济是汕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在美国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对于在“2006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加入“冷铁计划”,要求停泊于港口的集装箱船只采用岸上供电的条款表示怀疑的时候,南加利福尼亚港则率先推行岸上供电的使用。美国、欧洲、亚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14个港口城市对停泊船只“冷铁”运营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这14个港口的负责人将于今年7月在鹿特丹会晤,以期制定包含“冷铁”战略的国际环境宣言。  相似文献   
29.
开发博贺深水港区,开创茂名重化工业新阶段,把茂名建成“泛珠三角”最大重化工业基地,是茂名市实施“工业立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建设“粤西经济强市”的重要举措。而开创茂名重化工业新阶段,务必依托博贺深水港良好的海港资源和区位独特优势,即建立临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港口经济,这对实现茂名从内陆城市向沿海港口城市、从农业大市向重化工业大市的历史性跨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茂名具有建立临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港口经济的优越条件1.区位交通优势茂名是广东与西南的陆路交通要冲,傍山靠海。既是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泛珠…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