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94篇
  免费   232篇
公路运输   4008篇
综合类   2886篇
水路运输   19493篇
铁路运输   1820篇
综合运输   719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1240篇
  2013年   1069篇
  2012年   1823篇
  2011年   1746篇
  2010年   1741篇
  2009年   1996篇
  2008年   2082篇
  2007年   1564篇
  2006年   1741篇
  2005年   1549篇
  2004年   1547篇
  2003年   1268篇
  2002年   1005篇
  2001年   764篇
  2000年   673篇
  1999年   653篇
  1998年   572篇
  1997年   476篇
  1996年   491篇
  1995年   446篇
  1994年   325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267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35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了提高多港口多船舶同时行进下船舶航行的畅通性,进行航行调度数学模型的优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并行网格控制的多港口多船舶同时行进下航行调度的数学模型,采用均匀阵列分布模型构建船舶航行的网格结构模型,在齐次Sobolev空间构建船舶均衡调度的非线性微分控制方程,采用对合Cauchy-Hadamard积分控制方法进行调度模型渐进寻优,在Lyapunove有限域中得到全局调度的平衡性边界条件,实现船舶航行的并行优化调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船舶航行调度能提高港口的吞吐量,航线的运载能力增强,调度模型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62.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快速增长的客流带来了换乘车站换乘通道内客流疏散不及时、行人换乘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以及车站服务水平下降等问题。通过分析列车运输能力、车站运营设施通过能力,建立列车输送与车站运营设施(站台、通道)的能力匹配关系。基于客流需求,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人-车-站”的动态平衡条件。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两路口站为例,依据列车开行方案、上下行楼扶梯设置、站台设置、以及相关客流数据等调研资料,通过计算、比较分析提出基于远期客流需求下,两路口站站台层换乘设施及站台的合理优化建议,为车站运营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3.
为确定沿海集装箱港区集疏运道路立交节点建设时机,本研究通过构建集疏运道路节点交通量预测仿真模型,分析港区吞吐量与集疏运道路各节点交通量的关系,将交通量预测结果作为集疏运道路节点微观仿真模型的输入,输出各节点的车辆平均延误时间、最大排队长度以及服务水平等指标,对比各节点在不同建设时机决策下的指标值,确定港区集疏运道路立交节点的建设时机,为有效缓解交叉节点车辆拥堵、提高集疏运车辆通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4.
应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25%开孔率下不同形式的新型导流板式防风网流场进行了模拟。比较了常规直立式防风网和不同导流板弯曲长度和弯曲角度组合的导流板式防风网后物料堆垛表面的风速、湍流强度以及剪切应力的分布规律,并用离散相模型预测了网后堆垛表面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导流板式防风网减小了来流风对堆垛的直接作用,提高了防风抑尘水平。  相似文献   
965.
结合排水板联合堆载预压法在厦门软基吹填造地工程中的应用,探讨了不同插板机打设条件下的工艺和效率对比,分析塑料排水板打设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并针对堵管回带、不吃带、定位偏移等问题和技术难点提出了技术优化及质量控制的改进措施,为塑料排水板在大面积工程的施工应用中提供借鉴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6.
港口专业化煤码头用电设备多,供电系统复杂。本文结合工程案例,针对港口专业化煤码头的供电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设计的思路及注意事项,对类似工程供电设计可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7.
我国港航业各角色主体均围绕"智慧化"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在建设实践中各有所专长。值得注意的是,就港航业整体而言,各角色主体"智慧化"建设的潘篱尚未打破近年来,"智慧水运""智慧物流""智慧港口"等概念相继提出,我国港航业加快"智慧化"建设进程,港航业各角色方展开积极探索和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政府推动实践"智慧化"建设1.水运基础设施数字化自2010年"智慧水运"理念提出以来。  相似文献   
968.
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结合浙江港口集群现状,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打造浙江世界级港口集群可以采取"一体主导、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浙江省拥有海洋岸线6 600多km,其中水深大于10 m的岸线长达330 km以上,是我国沿海港口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浙江经济发达、对外贸易活跃,以及腹地经济的发展为该地区的港口群提供了充分货源。  相似文献   
969.
竞争力较差区域的货源不断被竞争力较强区域所吸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港口引力的作用纵观港口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在一个区域内,一旦有港口建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发展成为水陆交汇的交通枢纽,吸引腹地货物向港口聚集。当这一港口达到一定规模之后。  相似文献   
970.
北部湾港口物流在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过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港口基础设施处理能力不足引起的集装箱吸引力较弱;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不充分;东盟港口之间合作不够深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