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185篇
水路运输   841篇
铁路运输   251篇
综合运输   20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公路集装箱运输中的甩挂运输组织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实践看,甩挂运输形式最早出现于针对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的公路集装箱运输活动中。相对于公路快速货运发展甩挂运输,从管理技术县而讲,公路集装葙运输在实行甩挂运输组织形式时的难度稍低一些。公路集装箱运输简介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从综合运输的角度出发,利用统计数据分析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发展现状,总结出我国现阶段铁水联运占比低、与港口集装箱总量不匹配,但铁水联运占比增幅较高、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现状。提出铁水衔接不畅、联运运价制定困难、铁路运力不足、货源分布不均的现实问题,并从基础设施设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标准统一化、信息化建设及其衔接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铁水衔接不畅,最后分析了解决我国现阶段铁水联运发展较落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63.
为使集装箱海陆多式联运模式选择能更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并建立海陆多式联运碳排放计算模型和运输成本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碳排放量、运输成本、运输时间的多目标决策模型,通过决策模型进行联运模式的比较选择。以哈尔滨市至泰安市的集装箱海陆多式联运为例,应用以上多目标决策模型得出"铁―海―铁联运"模式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64.
"一带一路"辐射亚欧非以及美洲一些国家,辐射范围广,沿线国家多,因此基于"一带一路"的多式联运显然要涉及多种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政治背景,这显然为沿线的国际贸易带来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国际运输模式,整合了不同的运输方式,并通过无缝连接来提高运输的效率和质量。在"一带一路"背景下,  相似文献   
65.
浙江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深入实施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即将获批,对舟山核心港区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舟山港口物流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长三角重要港口和大宗商品重要集散地的地位已经确立,也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打造以油品全产业链为特色、  相似文献   
66.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港口不但继续保持健康有序发展,港口内涵也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一、港口新内涵1992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研究报告中按照功能的演变把港口划分为3代。第一代港口是陆海之间的"运输节点"。  相似文献   
67.
概述了欧洲几个国家列车联运网络的建设情况,指出在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同时,应提供优质的联运服务。  相似文献   
68.
港口     
纽约新泽西港推出海铁联运奖励计划;上海筹备洋山港后续工程;曹妃甸港吞吐能力向2亿吨迈进;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获国家批准  相似文献   
69.
2008年,在国际金融风暴给世界港口造成巨大影响的情况下,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以503.46万标箱顺利挺进全球集装箱港口前20强,位居第19位,比2007年前进了3位。虽然2008年厦门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金融风暴影响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厦门港将采取六项有效措施大力拓展外贸集装箱业务,其中第三项措施便是大力开拓内陆腹地,继续推进海铁联运  相似文献   
70.
姜明圣 《世界海运》2009,32(7):36-38
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已然成为当今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海铁联运在中国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