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360篇
综合类   117篇
水路运输   141篇
铁路运输   131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不同方法制备的铂碳复合电极极化曲线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树脂碳为载体,用化学吸附还原法、电镀还原法和离子溅射法制备了3种不同类型的铂碳复合电极,然后采用恒电位法测定了铂碳复合电极的阴极极化曲线,并以此为基础求出了这些铂碳复合电极的有关电化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制备的铂炭复合电极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的交换电流密度、塔菲尔常数和传递系数等电2化学性能参数有一定的差别。这些实验数据为评价不同工艺方法制备的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铂碳复俣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提供了重  相似文献   
42.
本文对单缸直喷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及采用排气再循环同时降低碳烟和NOx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发动机燃用二甲醚可以实现无烟燃烧,NOx降低30%,未燃碳氢和CO排放有所下降。采用排气再循环(EGR)在不增加未燃碳氢。  相似文献   
43.
本文对1Cr18Ni12Mo2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了加板,加稀土;加板、未加稀土未加板,未加稀土的离子SNC三元共渗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时间条件下,加板,加稀土者渗层厚度最大;加板、未加稀土其次;二者均未加者最小,但它们的硬化效果盯同,均为HV0.1≥860。还探讨了溅射铁原子的氮载体作用和稀土的催渗作用。  相似文献   
44.
于全蕾 《铁道车辆》2001,39(11):18-19,26
介绍了碳钢水冷汽防腐涂料的各项有关性能及装车和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45.
广州地铁1号线车辆受电弓碳滑板运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州地铁1号线两种受电弓上碳滑板的运用状况及其差异性,进行了接触网的检查和一系列弓网关系试验,并通过对比测试调查A2、A3型车碳滑板出现裂纹的原因;对比了两种受电弓弓头结构和悬挂的差异,分析了弓头差异对A2、A3型车碳滑板频繁出现裂纹的影响,分析结论可为后续的弓网匹配选型做参考。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但在国家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传统的环境监测站(固定站)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环境应急监测的需求;我国已将各大中城市及突发灾害事故的大气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纳入预案,并将实施常态化管理;因此,环境监测车因具有机动、灵活、功能集成性的特点,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特定区域内环境的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7.
碳氮共渗十种缺陷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氮共渗是活性C、N原子同时渗入钢件表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C-N共渗层具有脆性小,韧性好和与基体结合牢固及抗剥落性强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因种种原因会产生十种缺陷,对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采取的相应对策,可确保C-N共渗层品质及工件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8.
49.
介绍了柴油机排放有害成分NOx降低的措施——改进燃烧过程、用乳化水燃油、采用稀薄燃烧技术和SCR技术等,并对这几种措施进行了比较,同时对碳烟微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0.
薛树业 《世界海运》2022,45(1):39-43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国际航运碳强度规则的相关决议,围绕船舶营运碳强度指标的计算、参考基线、折减系数、评级等问题,研究船舶营运碳强度指标机制,并用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验证,分析船舶营运碳强度指标机制如何在实践中运作,并对该机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