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207篇
综合类   106篇
水路运输   88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采用正反循环回旋钻技术成孔的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泥浆,传统的处理方式如直接排放、就地填埋、集中外运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选用废泥浆压滤固化再利用处理技术。从设备选型对比、压滤固化流程及再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后,认为此工艺可以避免废泥浆采用传统方式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对土地资源的侵占,并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了施工进度,从而实现对桩基施工废泥浆的重复利用,符合高质量绿色施工的理念。  相似文献   
452.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太湖隧道(以下简称太湖隧道)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存在先固化湖底淤泥开挖,后在隧道顶回填的过程。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情况下,破碎过程对于土体强度损失规律的影响、重金属浸出规律及水稳定性。研究发现,破碎过程使得土体的强度损失较大,不同重塑固化土的强度在20~70 kPa之间,相较于破碎前的强度降低量为67%~87%。重塑固化土的强度随二次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破碎的时间越早后期增长强度越高,养护总龄期为60 d时,重塑固化土的强度在123~155 kPa。Hg、Pb、As、Cr、Cu等元素的最大浸出浓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当养护龄期超过28 d后趋于稳定。无论是固化土还是重塑固化土,Cu和Hg的最大浸出浓度均保持较低值,破碎重塑没有显著增大其浸出量。破碎过程会使得其他金属元素的浸出量增加,但是总体均能够满足Ⅳ类水限值的要求。一次掺灰的重塑固化土浸水后均出现崩解情况,需要进行二次掺灰。重塑固化土的二次养护龄期超过7 d,即可获得相对较高的水稳定性。一次养护28 d后破碎的重塑固化土的强度为51.3 kPa,浸水7 d后其强度提高到83.9 k...  相似文献   
453.
为探究固化土加固对于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以江苏如东H4#海上风电场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固化土加固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固化土加固前后单桩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了固化土强度参数对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固化土加固单桩基础可显著改善桩基的水平承载特性,桩基的水平承载力可提高147%;桩身位移对于固化土粘聚力的变化较敏感,内摩擦角的变化对于桩身位移的影响则较低。  相似文献   
454.
朱霖  何磊  王章明  陈作雷 《公路》2023,(3):75-80
杭州湾地区软土分布广泛,而传统软基处理措施存在施工难度大、造价成本高、弃方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结合杭州湾南岸杭甬高速三集中场地滩涂区软基处理工程实例,概述了就地固化软基处理工艺,开展了固化剂的配比与龄期对固化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测试了就地固化后的地基强度。结果表明,采用的6%水泥+2%石膏粉固化剂配比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需求,28 d后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强度试验结果超过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55.
陈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4):232-233,245
为让更多工程从业人员了解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现状,推动其规模化应用,大量调研了再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发现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再生特殊土、再生工程材料和基于再生骨料的衍生材料,其中再生固化土、骨料和砖砌材料比较成熟,得到了规模化应用,而再生绿植土、掺和料和水工材料尚处于研究或初步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456.
依托连云港徐圩港区二港池多用途泊位软基处理工程,开展固化海相软土劈裂抗拉试验,研究了水泥混掺石灰和粉煤灰的抗拉强度变化规律,利用灰色关联理论明确各因素对固化海相软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和石灰混掺的固化效果优于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和石灰混掺的固化土各龄期抗拉强度是水泥和粉煤灰混掺工况的1.3~2.9倍。海相软土初始含水率从60%增至80%后,7~28 d龄期固化土抗拉强度降幅为24%~75%。含水率和养护龄期是影响固化海相软土劈裂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固化剂掺量中,水泥掺量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了海相固化软土抗拉强度的预测方法,此方法能快速且准确预测不同初始含水率和固化剂掺量下固化土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457.
基于河湖底泥水热固化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结合河湖底泥资源化产品在G15嘉浏段拓宽改建工程项目的应用经验,提出河湖底泥在绿色道路建设方面的应用技术,包括路面砖、路缘石、排水构造物、护坡砌块等底泥制产品的设计指标及施工工艺。针对1块河湖底泥标准砖进行了LCA评价,相较于传统的黏土实心标准砖和混凝土标准砖,其具有6项环境影响类型指标优势,并根据生命周期3E影响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研究和生产建议。河湖底泥资源化绿色道路产品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城市河道生态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