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篇
  免费   50篇
公路运输   351篇
综合类   184篇
水路运输   823篇
铁路运输   337篇
综合运输   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21.
0引言某日早晨,一艘从事国际航线件杂货运输的船舶,在长江口锚泊时发生火灾,造成2人死亡,船舶生活区一至三层部分结构及附属设施严重损毁。笔者针对该案例,分析事发原因,总结事故链,提出船舶火灾防范措施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2.
由于传输信道中存在随机干扰,监控系统受到干扰后输出的信号中存在随机误差,从而导致传统的船舶舱室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性差,为此设计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船舶舱室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在系统的硬件部分,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温度,利用无线收发模块传输监控数据,并采用数据采集卡采集监控数据。在系统软件部分,利用传感器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感知实时监测的信息,采用数字滤波方法抑制有效信号中的干扰成分,输出监控信号,以此完成基于传感器网络的船舶舱室火灾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实验以明火发现时间与阴燃火发现时间为实验指标。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比传统的基于红外技术的船舶舱室火灾远程监控系统与基于蓝牙技术的船舶舱室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发现明火、阴燃火的时间短,证明所设计的监控系统实时性能好,能够及时发现火灾情况。  相似文献   
923.
高速列车轻量化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也对其服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发生火灾时,轻量化的承载结构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可能受到破坏,从而造成损失。本文以有限元理论、非线性理论和结构准静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热耦合静强度刚度仿真分析方法,并基于ABAQUS软件提出了仿真分析技术路线。通过对某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热力耦合静强度刚度仿真分析及优化,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4.
随着船舶现代化、大型化,机舱的空间变得宽大,功能区的划分更为明确,独立区域大幅增加,"经典"机舱火灾扑救程序也逐渐暴露出很多弊端。本文以某"潭"字型轮机舱净油机间模拟火灾为例,就机舱相对独立区域靶向火灾扑救方法的运用进行探讨,提出更高效、更环保、更低次生损失的靶向消防策略。  相似文献   
925.
926.
结合孟加拉某电厂配套煤码头工程,针对相关的美国国家防火协会(NFPA)标准和中国消防规范,从消防系统和系统参数选取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根据NFPA标准和国内规范确定该工程的消防系统设计,并分别进行水力计算。结果表明,在消防设施选取、消防设计流量和系统压力方面,NFPA标准严于中国规范。该研究成果可为境外电厂煤码头的消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7.
928.
929.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PC)桥梁遭遇燃油火灾时的耐火性能,设计制作了3榀大比例PC简支缩尺模型试验薄腹梁,包括1榀箱形截面梁和2榀双T形截面梁,以荷载水平和截面类型为试验参数,开展了燃油火灾升温条件下PC梁局部受火试验。获取了梁截面混凝土温度和预应力钢束温度变化、跨中挠度变化、有效预应力衰变、裂缝开展、爆裂分布与深度以及耐火极限相关试验数据,深入探索了燃油火灾高温下PC梁的损伤演化规律和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梁截面各测点温度在受火期间随着受火时间的增加其整体趋势不断升高,由于水分的蒸发造成温度曲线在100 ℃~120 ℃之间有一明显的缓平段,箱形截面梁箱内温度在达到100 ℃后几乎保持不变。停火后,混凝土内部和预应力钢束温度持续升高,距受火面距离越远,在停火后升温持续时间越长,预应力钢束在停火后最高升温161 ℃。火灾下PC梁挠曲变形分为受火初期显著增长、受火中期缓慢增长和受火后期急速增长3个阶段,最终由于预应力钢束断裂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按常温下适筋梁设计的PC模型试验梁在火灾高温下呈现为少筋梁破坏特征;钢束的有效预应力在火灾高温下表现出先增加、后衰减,最后被拉断应力突然降低的三阶段变化特性。箱形闭口截面梁的混凝土温度和预应力钢束温度均低于双T形开口截面梁,其耐火性能明显优于双T形开口截面梁,破坏时预应力钢束临界温度分别为397 ℃和319 ℃。荷载水平由0.35增加至0.55时,火灾下PC梁耐火极限降低21%,破坏时预应力钢束临界温度由416 ℃降低至319 ℃。研究成果可为PC桥梁耐火试验提供方法指导,为其抗火设计和灾后应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