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54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运工程》2012,(6):14
自2002年6月4日起,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航道部门对三峡坝区航道航标配布进行了优化,三峡大坝—葛洲坝两坝间乐天溪航段航道维护宽度增至180 m。乐天溪航道整治工程上锚地炸礁工程已于5月底顺利完工,乐天溪航段从单向控制恢复为双向通航。  相似文献   
42.
龙巍  朱婧  吕英鹰  刘秋良  郑燕文 《中国水运》2010,(1):F0002-F0002
<正>3年前,水下炸礁一声巨响打破了西江春水的平静,江面上巨大的白色水柱冲天而起——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航道工程正式开工,掀起了我国南方第一大河——西江的建设新高潮。当前,因为一项打造亿吨"黄金水道"、构筑西江经  相似文献   
43.
明月峡长江大桥建成后,桥下左岸洪庙角礁石将影响该滩段航道尺度的进一步提高。为避免这一情况,针对其河势及滩情,考虑长江航运远期发展的需求,在原3. 7 m炸礁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深炸除方案。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此方案进行论证研究,并用实测水面线和流速分布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模型验证较好、可正确模拟该滩段实际水流运动。方案实施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断面平均流速及沿程流速变化均小于0. 01 ms;沿程比降没有明显变化,仅在炸礁区域上游水面略有下降,最大约0. 01 m;炸礁区流场改善明显,流向与航槽夹角显著减小,改善了船舶的航行条件。  相似文献   
44.
田庆林 《水运工程》2017,(7):170-174
在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工程航道炸礁工程的环境监理工作中,尽量控制炸礁对渔业资源的不利影响,避免对生态环境、生物圈造成不可逆危害。采用逐级提升爆炸当量的办法,通过爆破试验分析,判断出炸礁活动对海洋资源、生态系统及海洋生物圈的破坏程度并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5.
《交通标准化》2009,(4):111-111
1月21日,记者从长江航道局获悉,国家今年将投资10亿元,对长江航道全线重点碍航河段进行整治,长江航道整治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据了解,为适应长江水运快速发展的需求,去年国家向长江航道投入8.13亿元,开工建设了叙泸段二期、瓦口子、黑沙洲等航道整治工程,完成了库区铜锣峡至娄溪沟炸礁、芜南航改、航标一期、罗湖洲、碾子湾整治、太子矶炸礁工程,长江航道通航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日前,长江下游江乌、张南上浅区航道整治工程及太子矶水道拦江矶炸礁工程,中游戴家洲一期、窑监一期、沙市一期等航道整治工程又相继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46.
针对微差爆破技术特点和山区河流特点,简要介绍在山区河流水下炸礁工程中运用微差爆破技术的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7.
48.
结合工程实践,对水下炸礁工程中影响爆破参数取值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工程实际,提出实际爆破参数取值。  相似文献   
49.
内河炸礁工程施工作业时对通航环境与通航安全有多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航行船舶和施工船舶设施的影响、对通航秩序的影响、对水中人员安全的影响以及对临近水工设施的影响.文中以广东洪奇沥水道炸礁工程为例,分析了4处礁石对通航环境与安全的不同影响及交通管制水域范围的技术参数,提出了炸礁施工期间通航安全保障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0.
刘胜林 《中国水运》2014,(5):362-363
结合某港口工程,笔者介绍了水下钻孔爆破法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爆破参数、布孔钻孔、装药、警戒、爆破信号使用以及药量控制等技术环节,最后简要说明了清礁施工、施工避让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价值,可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