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66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94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简要阐述客车整体喷淋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PC机控制的硬件配置、软件编制及故障诊断技巧等。  相似文献   
102.
简要介绍新东安工程消防喷淋管道冲洗要求,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有害物质排放总量必然也要增多,因此单以污染物浓度排放标准,难以控制污染。只有以单位产量排放有害物质质量来衡量生产中废气对大气环境污染程度才是比较科学的。本文对两种合金铜在熔炼时产生的污染物作了测定,并计算了排放系数。  相似文献   
104.
以隧道独立排烟道集中排烟模式为研究背景,对不同坡度下有无顶隔板的12组火灾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顶隔板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与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顶隔板使隧道在火灾情况下产生明显烟囱效应的临界坡度变为1%,同时隧道顶部的最高温度比原来至少提高了10%,隧道内600℃以上的高温烟气分布范围比无顶隔板情况多出6 m以上、...  相似文献   
105.
目前对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的研究较少。本文应用火灾动态仿真模拟软件(Fire Dynamic Simulation,FDS)对海拔500,3000 m铁路隧道内的火灾烟气蔓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高海拔环境低温、低压、低氧等显著特征及纵向风速对隧道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火灾计算条件下海拔3000 m时隧道内的最高温度比低海拔时低24.8%,CO浓度增大30%~50%;海拔3000 m时随着纵向风速增加,拱顶最高温度显著下降,最大降幅达62.5%,且最高温度点向下游偏离火源区边缘上方;火源上游温度减小且升温范围逐渐减小,纵向风对上游烟气的“稀释”“阻拦”作用强于下游。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施加竖向细水雾幕的缺陷,对水雾喷头进行改进,使之产生水平向的细水雾幕。以某地铁车站为原型设计试验台,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水平雾幕对地铁车站火灾的挡烟、隔热及顶棚射流火焰抑制、烟气沉降抑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施加水平雾幕具有较大的水平动量,雾通量在喷头前方呈均匀分布,而施加竖向雾幕其雾通量集中在喷头下方;施加水平雾幕对顶棚射流火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火焰长度减小约40%,且火焰不能穿越雾幕;施加水平雾幕的隔热效率均比施加竖向雾幕高10%左右,且施加水平雾幕对烟气层的扰动更小,雾幕作用区烟气沉降幅度较小;施加水平雾幕后方有明显的烟气分层现象,且烟气最高温度、烟气出口速度均小于施加竖向雾幕。  相似文献   
107.
地铁区间隧道内对乘客生命威胁最大的是火灾烟气,因此防灾的关键在于烟气控制。车头和车尾火灾时采取纵向通风能使人烟分离,但对于列车中部着火时下风侧乘客将不可避免地在烟气笼罩的环境中。提出了火灾烟气纵向分区控制模式,即利用防烟隔板将隧道划分成行驶区和疏散通道2个防烟分区,采取适当通风阻止烟气侵入疏散通道,保障人员疏散过程与烟气分离。通过1∶5隧道模型中烟气分区控制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证实采取不同通风方式均可使疏散通道保持较高压力,使气流由疏散通道流向行驶区,以阻止火灾烟气侵入疏散通道内,但不同通风方式在高温控制及烟气控制效果上存在差异,其中以疏散通道正压送风及行驶区单侧排烟相结合的通风方式综合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8.
锅炉的烟气污染是工业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CFB锅炉在控制SO2和NOx排放方面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分析CFB锅炉脱硫脱氮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从实验和理论方面对燃料的Ca、S比、炉膛燃烧温度、料层厚度和流化速度以及石灰石自身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的数据为完善CFB锅炉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2020年,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大连市政府相继下发通告要求20 t/h(14 MW)及以上燃煤锅炉烟气排放须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以大连某临港燃煤热源厂区为对象,通过更换除尘器布袋材质、增加脱硫药剂用量、新增PNCR脱硝工艺的方法实现提标排放目的。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从实用出发,提出大型船舶艉轴承采用冷装工艺方法,并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