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8篇
  免费   236篇
公路运输   5282篇
综合类   2469篇
水路运输   1538篇
铁路运输   1873篇
综合运输   312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527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337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325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针对V撑结构受力复杂的问题,以大黑河岛蝶形拱式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分析方法,分别建立整体分析和V撑局部分析有限元模型,根据整体模型分析中在各荷载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分析局部模型中V撑关键部位的应力分布。对V撑在大夹角(115.6°)、结构自重及预应力影响下的局部应力进行数值模拟,揭示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斜撑底部截面受力最不利,且应力分布不均匀,应当予以加强,并给出了结构加强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2.
谢海花 《交通标准化》2012,(13):154-156
结合石安高速公路路面热再生的施工,详细介绍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工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3.
本刊特稿     
温拌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是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与冷拌沥青混合料之间,生产的混合料性能可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同等水平的新技术。其实质是通过技术手段,在不影响路面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减少烟雾的排放,以达到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改善机械与人工作业环境质量的目的。中国从2000年开始关注温拌技术,但主要集中在对国外一些温化沥青改性材料进行评价与  相似文献   
124.
杨树 《船舶工程》2015,37(5):94-96
东海某DPP平台投产近十五年后,出现设备老化、工艺系统处理量发生变化等情况,从而透平电站、热油锅炉和工艺处理系统出现余热,如何减少能源浪费,及时有效回收利用,需要及时解决问题。通过对基础资料分析研究、平台生产实地调研,提出余热利用方案,并进行成本投资/回报比较,最终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5.
126.
刘立安 《北方交通》2012,(12):47-48
重点介绍了辽阳出口路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和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7.
针对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桥沥青铺装层病害调查,进行沥青铺装层病害分类与原因分析,并依据工程实践总结相应的养护维修对策。  相似文献   
128.
以本行业当前对旧沥青路面材料的使用方式方法和对“沥青再生”、“沥青冷再生”的概念为背景,阐述了沥青再生技术即“沥青热再生”技术,“沥青冷再生”一说混淆了“沥青再生”的概念;把旧沥青路面材料当成普通砂石使用的“沥青冷再生”,造成了资源价值的巨大浪费;应大力推广应用现有且已成熟的沥青(热)再生技术,同时应限制或禁止所谓的沥青“冷再生“行为.  相似文献   
129.
曹文清  夏忠磊 《公路》2013,(8):59-62
海河特大桥墩柱混凝土冬期施工,采用电伴热技术。介绍电伴热基本原理,墩柱冬期施工电伴热系统设计、施工情况。为保证施工质量,采用电热系统,即在钢模板外侧用铝箔胶带固定电热带,外贴橡塑海绵保温层,通电后依靠电热带发热保温养护,靠电热带自限温的特性,补给模板内外温差引起的热散失,维持温度基本不变,防止冬期低温使墩柱混凝土受冻。  相似文献   
130.
挖救法①车辆在行驶中淤陷后,车轮陷人较浅,前后桥没有触地(不超过轮胎直径的二分之一)时.人员立即下车。取出随车携带的铁铲等工具,将车轮前方堆起来的淤泥(沙)和障碍物铲开,将泥(沙)坑铲成斜面.并使车轮基本暴露于泥(沙)坑面上,垫上一些石块等硬物,然后发动车辆,平稳控制油门加速,慢抬离合器,用一挡或倒挡使车辆平稳驶出泥(沙)坑.必要时人力协助推出。此法适用于空载车辆和淤陷较浅、坡度小于10度的地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