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2篇
  免费   535篇
公路运输   3959篇
综合类   1845篇
水路运输   2404篇
铁路运输   2783篇
综合运输   456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596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0篇
  1965年   9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长大深基坑施工围岩动态变形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对深基坑施工围岩动态变形规律缺乏系统研究的现状,以武广客运专线上的金沙洲隧道明挖段深基坑工程为实例,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实现了施工动态模拟;分析了长大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各部位围岩的动态变形和分布规律,并指出了围岩变形的关键位置与施工环节。研究结果表明:坑周土体沉降在竖直方向表现为沿深度逐步减小,最大值出现在地表,但在水平方向上,沉降规律较复杂,受到围护桩自身刚度的影响,呈现为"勺"形,最大沉降位置并非出现在桩顶位置,而是离桩顶约11 m处;坑周土体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逐渐增大,且位移中心逐渐下移,直至开挖深度2/3处;基坑开挖后,基底产生一定程度的回弹和内挤变形,开挖深度越大,土体条件越差,变形越大。  相似文献   
202.
李幸人  邹涛  张江田  杨俊杰 《铁道车辆》2012,50(4):21-24,32,1
介绍了在缺乏材料疲劳性能数据时进行钢制车体疲劳强度校核的方法,从静态应力极限值和焊接疲劳数据的选取、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的绘制方法、常用焊接接头类型、疲劳许用应力极限的确定、设计应用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3.
杜尚  刘万强 《铁道车辆》2012,50(4):27-29,6
介绍了重庆单轨车辆用空气弹簧的技术要求及结构特点,根据技术要求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了胶囊及橡胶堆工艺制造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承载力、垂向刚度、横向刚度、最大横向变形能力、最大外径、疲劳耐久性、耐压强度、耐环境性能等型式试验,并随后装车进行了线路动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空气弹簧满足技术要求,达到了替代原型空气弹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4.
动车铝合金车体焊接接头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铝合金车体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对加载顺序比较敏感,而传统的Miner法无法考虑载荷加载顺序。本文在损伤曲线法的基础上,提出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及参数拟合算法,给出平均应力情况下使用此模型的扩展算式,并对铝合金焊接的对接接头、角接接头进行两级加载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模型计算误差小于10%,比传统的Miner模型有更高的精确度,说明这一模型可用于铝合金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计算。  相似文献   
205.
以杉树坳隧道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台阶法施工的拱顶下沉规律,主要是台阶法衬砌变形与开挖施工进度的关系,探究应力释放过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上台阶开挖导致拱顶沉降量达到总沉降量的70%以上,进而得到施工过程中的应力释放系数.将此应力释放系数应用于有限元模型计算,把数值计算成果与拱顶下沉实测值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上下台阶开挖对初期支护变形的影响,从而为台阶法开挖的数值模拟以及施工过程的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6.
富水蚀变岩大断面高速铁路隧道开挖大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水花岗岩侵入蚀变带区域高速铁路隧道建设为背景,对隧道开挖围岩变形控制技术进行研究。运用隧道工程理论、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技术与方法,提出了从全断面开挖法、台阶法、CD法到CRD法的安全度逐渐增加的隧道开挖方法,确定了避免富水花岗蚀变岩进一步应变软化和力学参数弱化的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形式及其参数,得出了适当加大预留变形量结合衬砌紧跟的施工工艺。实践表明,按研究出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方案进行施工,可以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大变形而使变形快速收敛,能够减少侵限处理工作量,并确保富水花岗蚀变岩隧道开挖时围岩稳定和地下工程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207.
抗滑桩加固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楼金其 《铁道建筑》2012,(5):120-122
抗滑桩与边坡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而目前常采用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一般只是得出边坡位移、塑性区,无法给出相应的安全系数。本文采用抗剪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对含有抗滑桩的边坡进行三维数值有限元分析,利用FLAC3D软件,从安全系数、位移量、最大不平衡力、剪切应变增量及速度矢量等参数分析抗滑桩对岩质边坡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208.
我国铁路线路里程长,边坡数量多,分布广,随着高速客运和重载货运列车的开行,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也较以往更为复杂.边坡变形作为边坡稳定直接判定条件,是边坡安全监测的重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的阵列位移传感器测试边坡变形新方法,变形监测传感器可以被放置在一个钻孔或嵌入结构内,具有精度高、功耗低、自动实时采集及无线传输数据等优点,可应用于铁路边坡的变形监测与稳定性分析,对维护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9.
针对基地焊接的基本工序要求和钢轨焊接生产工艺的特点,对基地焊接焊轨生产各个工序应把握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基地焊接生产行业标准、基地焊接焊轨生产管理办法、技术培训和交流、基地焊接工艺规程和工艺策划、基地焊接质量监督等方面提出焊轨质量控制在管理上应注重的问题,从修订基地焊接生产行业标准、统一基地焊接设备养护和维修办法、质量数据信息化管理、强化基地焊接焊轨质量第三方监督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提出完善基地焊接质量管理的建议和办法,提升基地焊接焊轨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10.
研究目的:围岩挤压变形预测是高地应力地区软弱围岩隧道勘察和设计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常用的临界埋深法和临界应力比值法均有局限性,迫切需要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隧道围岩挤压变形预测方法。研究结论:围岩挤压变形预测可采用强度应力比进行,建议采用Hoek-Brown经验强度公式和GSI法对岩体强度进行估算,F中地应力应取垂直于隧道走向的最大地应力。挤压变形破坏大都发生在F≤1的情况下,而剧烈挤压变形一般发生在F≤0.5时,可将0.5和1分别作为不同级别挤压变形的临界预测值。实践表明,采用F值法对围岩挤压变形进行预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