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5篇
  免费   91篇
公路运输   1817篇
综合类   1100篇
水路运输   643篇
铁路运输   266篇
综合运输   13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中级配碎石的广泛应用,公路工程项目成本得到了明显降低,其使用性能得以极大提高。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就公路大修工程中的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浅谈。  相似文献   
82.
技术站间货物列车协同作业组织模式,可实现各站获益,整体加强,对提升铁路运输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技术站间货物列车协同配流模型.模型以最大化两技术站的正点出发列车数作为目标函数,采用启发式遗传算法进行寻优,得到货物列车解编顺序和配流方案.最后,通过对算例进行实验分析,验证协同配流模型的实用性.结果表明,技术站间协同配流作业明显压缩车辆在站总停留时间,增加了阶段计划内正点出发列车数,进而提高了技术站内线路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83.
针对水稳拌和站计量及控制做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集料比例,水泥剂量的含义。分析了影响配合比的各种因素;介绍了拌合站控制的两种方式: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分析了如何更准确的控制拌合站参数,更精确的接近配合比设计。介绍了集料比例的控制,集料质量的控制,水泥剂量控制,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并对如何标定和控制拌合站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4.
以4座主跨超过400 m的钢箱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控制为背景,对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中跨合龙的2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合龙各主要工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合龙段配切长度的计算公式和合龙口宽度连续观测的测点布置方式。建议:在调整好合龙口姿态后可不加压重,也可不采用临时劲性骨架锁定;采用无线采集设备采集合龙口结构的温度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合龙口宽度以提高观测效率和安全性;在悬臂施工阶段关注梁长累计误差并通过调整后续梁段的制造长度消除之。  相似文献   
85.
本文结合京唐港3000万吨煤炭泊位(32#-34#)工程项目开展的一系列节能减排工作,包括堆场陆域地基处理、码头水工结构和堆场排水系统等6个方面,详述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技术方案,阐明其带来的多方面的节能效果和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6.
为改善大修清筛道床边坡排水条件,提出并制定利用SPZ200配碴车整治道床边坡的作业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介绍SEAM粒料的掺配方法、掺配比例的确定和SEAM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8.
根据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对沥青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对混合料的类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原材料进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与碾压进行了分析,为广大沥青混合料路面设计及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为了实现安全、可靠、真实的三维煤码头监控,通过GENESIS64软件平台导入3D建模,实现三维场景的展示。3D煤堆由先进的激光点云技术,产生海量测量点,使用点云灰度算法处理,再通过C#点云生成灰度图,在GENESIS64中生成真实的立体堆场画面。  相似文献   
90.
对于路用矿质混合料级配设计及其优化,可针对设计及其优化的不同要求创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处理办法是将设计与优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设计要求作为约束条件,以优化为目标,设计与优化一并完成.该法可用于各类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设计,且其中相关模型的求解亦分别有成熟的计算手段或程序可资利用,非常方便和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