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57篇 |
免费 | 48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695篇 |
综合类 | 3955篇 |
水路运输 | 3747篇 |
铁路运输 | 3378篇 |
综合运输 | 4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1篇 |
2023年 | 460篇 |
2022年 | 546篇 |
2021年 | 718篇 |
2020年 | 511篇 |
2019年 | 452篇 |
2018年 | 169篇 |
2017年 | 237篇 |
2016年 | 271篇 |
2015年 | 532篇 |
2014年 | 951篇 |
2013年 | 890篇 |
2012年 | 1015篇 |
2011年 | 1067篇 |
2010年 | 1079篇 |
2009年 | 1166篇 |
2008年 | 1461篇 |
2007年 | 1087篇 |
2006年 | 910篇 |
2005年 | 1013篇 |
2004年 | 717篇 |
2003年 | 710篇 |
2002年 | 520篇 |
2001年 | 457篇 |
2000年 | 382篇 |
1999年 | 273篇 |
1998年 | 243篇 |
1997年 | 197篇 |
1996年 | 207篇 |
1995年 | 177篇 |
1994年 | 143篇 |
1993年 | 119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104篇 |
1990年 | 110篇 |
1989年 | 8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65年 | 7篇 |
1956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站内电码化电路的常用发码方式有2种:一种是"叠加"发码,即在轨道电路传输通道内,轨道电路信息和机车信号信息同时存在,发码设备与轨道电路设备并联,两者同时向轨道传输通道发送信息;另一种是"预叠加"发码,"预"就是在列车占用某一区段时,在本区段发码的同时,相邻的下一个区段也发码.这2种发码方式在电路设计上都能够满足列车运行的需要,但有时因设计只考虑到车站的通过进路发码,而忽略了平行进路的发码,使得发码电路的防护区范围过大,造成机车接收不到运行信息的情况,不但给行车安全造成了不利因素,而且严重制约了车站的作业效率.通过分析一起实际运用中电码化电路发生的故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机车连续接收运行信息,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92.
顾洪源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3,(2):85-89
对于大跨度小净距隧道而言,合理扁平率及双洞间距的设计对于节约成本,提高隧道线形规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的扁平率及其间距是隧道设计施工面临的关键问题。以某双洞8车道隧道施工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断面优化及其设计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宽比的增加,拱顶位移逐渐减少,水平收敛逐渐增大,在高宽比为2.0时达到理想状态,这个时候的拱顶位移和水平收敛基本相同,此时断面有利于开挖。当高宽比取理想高宽比2.0时,这时应力较均匀,是开挖的理想断面,同时考虑行车通行的建筑界限,取高宽比为0.6333是合理的。隧洞埋深对塑性半径和周边位移的影响极大;弹性范围内的支护阻力与隧洞变形成正比;塑性半径随着围岩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3.
994.
文章在分析EP2002制动系统组成及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EP2002制动系统的控制过程及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水平岩层隧道中光面爆破的效果,以太古高速S2标的西山特长公路隧道工程(左线)为依托,采用施工现场调查、现场爆破漏斗试验的方法,对水平岩层隧道中超欠挖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爆破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应用减小周边眼间距、降低周边眼装药量、采用间隔装药结构、同时加强光面爆破的施工措施,最终使残孔保存率在拱顶处达到50%,边墙达70%;平均线形超挖量小于9 cm,最大线形超挖量为20 cm.现场实际效果证明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光爆超欠挖的不利现象,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96.
根据韶关市丹霞大道北高架桥现状建设条件、道路总体设计要求,对提出的单层双向4车道高架+双向4车道辅路与双层双向6车道高架+双向4车道辅路2种快速化改造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交通量预测、线形指标及对周边现状建筑的采光与噪音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并加以交通仿真验证后得出单层高架双向4车道+双向4车道辅路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997.
998.
超空泡航行体加速过程是航行体进入高速巡航状态的重要阶段。为了深入了解超空泡航行体加速过程中的流动特性,文中采用基于欧拉两流体模型的CFD方法以及基于相对运动的源项法对超空泡航行体全沾湿加速过程、通气加速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全沾湿过程主要研究了加速过程附加质量变化规律,通气加速过程研究了通气量、重力效应以及航行体攻角对空泡发展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沾湿加速过程中由于加速度较大,附加惯性力影响不能忽略;通气量、航行体攻角对超空泡生成速度均有较大影响,当速度达到50 m/s以上时,重力效应对空泡生成速度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