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33篇
水路运输   436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李赟  周林 《水运工程》2017,(S2):14-17
近年来东北水道上三号洲尾部至新坝一带崩岸严重,下三号洲左缘滩地不断冲刷后退、岸坡崩退,导致河宽明显增加,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十分必要。在河床演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模型试验成果,探讨东北水道整治工程效果:方案实施后,东北横水道过渡段航道尺度可达到4.5 m×200 m×1 050 m(水深×宽度×弯曲半径)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382.
芦家河水道兼有坡陡、流急、水浅和航宽等碍航特点,尤其是沙泓中段枯水跌坎问题,长期困扰河道的治理。探讨沙泓中段枯水跌坎形成原因及其对航道的影响,并开展试探性治理。研究结果表明:跌坎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地貌因素、地质因素和三峡蓄水影响等;跌坎致使河道坡陡流急现象严重,加剧了水道碍航。疏浚工程实施后,保证了浅区航深,枯水跌坎段水位大比降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383.
构建以鸭绿江河口为核心的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新边界条件下的大东水道水沙输运特征。结果表明,鸭绿江河口所在的海湾M2分潮等潮时线总体呈南北方向,潮流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潮波自河口外侧向西水道方向,M2分潮振幅逐渐增大,在庙沟港池附近达到最大,潮波浅水变形口外与西水道变幅可达20%;大东水道深槽水流强度明显较大,庙沟港池东南侧水域含沙量最大,自一港池附近水域向外海含沙量呈降低趋势;大东水道欧拉余流和斯托克斯漂流均向海,落潮单宽潮量及单宽输沙量大于涨潮,净潮量、净输沙量均向海,大东水道泥沙输运以大潮期为主,泥沙主要来源为西水道滩涂和大东水道东侧滩涂。  相似文献   
384.
李树华  周然 《水道港口》2009,30(3):226-228
描述了《水道港口》期刊近年影响因子变化及期刊传播趋势,同时选择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与同类期刊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显示,自2001年以来,《水道港口》的影响因子经过5 a的波动后,自2006年起呈总体上升趋势,表明了《水道港口》现已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该期间的即年指标变化趋势亦佐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85.
海侵驱动下的胶州湾沙脊-水道体系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胶州湾作为一个半封闭的基岩海湾,湾内、外均发育了较为完整的沙脊-水道体系。胶州湾外从崂山头到大珠山咀沿线在晚更新世低海面时(-20m)由波浪向岸输沙形成了古滨面沙坝,在随后的全新世海侵过程中,古滨面沙坝受到潮流动力的强烈改造,形成了南沙、大竹等沙脊和竹岔水道等,而赤岛沙脊、沙子口连岸沙坝等则是古滨面沙坝近岸部分的残留沙体;胶州湾内的沙脊-水道格局受到全新世海侵前原始沟谷地形的控制,海侵后沟谷被淹没成为涨、落潮通道,而沙脊则是由海侵前胶州湾入湾河流的"河口沙坝"或者"河口远端坝"等堆积而成;现代胶州湾沙脊-水道体系的演变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征。  相似文献   
386.
窑监河段航道治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窑监水道的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主流将稳定在乌龟夹,不存在将监利左汊作为主汊及主航道进行整治的条件,但如果继续拖延下去,对河势、航道、港口及地方经济均会造成不利影响.文章确定了将乌龟夹作为主汊及主航道进行整治的设想,同时提出了针对该水道的具体整治方案,包括总体整治方案和一期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387.
长江下游白茆沙水道航道整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白茆沙水道航道存在的问题,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对长江下游白茆沙水道的演变规律及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航道整治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提出了该水道总体治理思路与控导工程方案,以保护现有较为有利的河势及航道格局,为后续整治工程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8.
根据多次进、出关门海峡的实航经验和体会,对关门海峡的航行特点、航行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综述,这对船长安全通过关门海峡的航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9.
天生港水道位于澄通河段,是一条分流比仅占1%~2%、涨潮流占优的支汊。为稳定河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水利部门对天生港水道整治进行了规划。此后随着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周边深水航道、桥梁及沿岸港口码头等诸工程的建设,河床地形发生调整,特别是华泰重工等企业位于规划切滩范围内,为适应新的水沙和工程环境,降低规划工程实施的难度,文章通过数模计算和物模试验,对原规划方案进行了深化研究。调整方案减小了天生港水道进口的切滩宽度,增加疏浚范围及深度。研究表明,调整方案实施后的效果与原方案基本一致,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0.
沈建云 《航海》2015,(2):55-58
现代航海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保持持续发展,如雷达ARPA、AIS、ECDIS的综合应用,船舶避碰通常是通过DCPA、TCPA来判断危险的紧迫程度。近年来,为了适应船舶在狭水道、港口等密集水域航行,提出了BCR(BOW CROSS RANGE)、BCT(BOW CROSS TIME)的概念,为船舶在狭水道和密集水域精确避让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本文主要介绍利用ECDIS可视的DCPA、BCR点,参考TCPA、BCT来采取避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