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31篇
综合类   108篇
水路运输   110篇
铁路运输   69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382.
基于环形线圈车检器的车辆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在山东清青高速路上采集的大量样本数据,通过分析车辆经过线圈时所形成的感应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并运用模糊识别的方法按2003-04交通部颁发的车型分类标准对车辆进行了分类。通过对一系列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车型识别率。  相似文献   
383.
轴系作为船舶最重要的部分,制造及加工要求都非常高.本文结合16 000总吨客滚船轴系生产,对艉管镗孔(包括斜镗孔)、艉管轴承冷冻压入法、轴系总段对中等新工艺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84.
本介绍了道路环形交叉的空间环形桥方案的新构思,采取环形高架桥以适应水上通航要求。桥面由内外加劲圈梁支承。外圈梁支承在桩基上,内圈梁由斜拉索吊挂在环形桥中心的塔架上,塔架顶端设置观光游览用餐厅。将斜拉环形桥设计成为所在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相似文献   
385.
数字孪生技术是实现铁路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有效手段。针对环形铁道(简称:环铁)试验基地各个试验任务相对独立、缺乏统一监测和管控等问题,研究开发了环铁一体化协同试验平台,实现环铁实验基地全域数据资产管理,基于环铁试验基地数字孪生模型,提供实验管理、资产管理、调度管理等应用功能,可对试验计划、试验流程、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进行有效管理,有助于优化环铁试验资源配置和试验流程再造,进一步提高了环铁试验基地的试验服务能力,为环铁试验基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86.
根据动车所存车线停车的相关技术要求,结合动车所内运营场景,分析列控系统、场内环形平交道路对股道有效长的影响,总结满足停车要求的股道有效长度表,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7.
仿真技术应用于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仿真技术对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进行了研究,从微观的角度对影响通行能力的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仿真技术的优点保证了各种交通特性都能在标定通行能力中得到反映,因而相对于经验模型和分析模型更能体现其研究环行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88.
本文介绍了汽车试验场环形道各曲线段几何参数的设计方法。特别对圆形曲线的横断面曲线、缓和曲线等的计算步骤作了详细说明和推导。  相似文献   
389.
为了研究环形交叉口入口道车辆跟驰行为,依据实地交通调查的数据,利用线性跟驰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对环形交叉口入口道跟驰车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环形交叉口入口道的车辆跟驰行为是符合线性跟驰模型的,但是有别于普通道路上的车辆跟驰行为,其反应强度系数λ的值在0.2 ~1.0之间,λ值为0.38出现的概率比较大,占40%,进行稳定性分析可知车间距的摆动处于基本稳定和衰减摆动两种状态,是符合局部稳定性的.  相似文献   
390.
隧道裂缝的普遍,既有施工方面的原因,也有设计方面的因素.提出了隧道设计方面的疑惑:如围岩应力模型的失真、不完整,围岩体和围岩应力动态变化过程的不确定性,隧道结构轴线与围岩应力轴线的不吻合,直墙式隧道和无仰拱隧道的设计缺陷等等.在隧道结构设计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建立隧道组合荷载的动态应力模型,二衬混凝土与初期支护、围岩体共同承担围岩应力,隧道衬砌采用环形封闭设计,提倡曲墙+仰拱+施工缝强化设计的隧道结构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