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0篇
  免费   76篇
公路运输   987篇
综合类   588篇
水路运输   467篇
铁路运输   161篇
综合运输   16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淄博市金晶大道改造工程为工程实例,通过分析现状道路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在道路改造过程中贯彻了"城市双修"的设计理念。在道路实施过程中,通过建设公交专用道、新建慢行一体路面、改造店前铺装、建设停车位、完善交通设施等措施以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建设绿化带、透水路面等措施,改善行道树的生存环境,实现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62.
文化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人与文化内在一致、高度相关、不可分离.阐明文化优化的基本原理,揭示文化优化的人文意蕴,以此推动文化优化的生成和创造.这对于文化异化的克服,文化冲突的化解,文化生态的保护,文化霸权的抵御,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文章首先提出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其次论述发展公路事业的意义。最后探讨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4.
文章探讨了公路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提出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定量评估方法,为公路生态系统的恢复或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对全面、正确评价公路生态系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5.
借鉴先进的近自然治理理论,从破坏幅度小、资源再生强、循环利用多等角度,形象提出近自然道路生态内涵;结合水府旅游连接线道路自然生态特性和建设实践,研究探讨道路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关系,从道路设计、植被修复、生物保育、污染防治、耐久性提升、生态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近自然道路生态技术及其实践效果,为今后促进近自然道路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基底应力计算是支挡结构设计验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析柔性生态加筋土挡墙结构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数值分析和理论研究,讨论了柔性生态加筋土挡墙内竖向应力的分布规律与基底计算方法的差异,提出了柔性生态加筋挡土墙基底应力计算方法建议。研究表明:柔性生态加筋挡土墙的基底压力呈非线性分布,在面墙侧较小而筋材末端较大;加筋体后水平土压力的力矩作用不明显;建议采用梅耶霍夫理论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7.
以云南小磨公路为例,介绍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的勘察设计新理念,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8.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我国已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文章结合当前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形势和我国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从地质生态环境行业角度,结合蓝绿工程、低碳土地整治、绿色建筑以及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特点,提出相应的减排固碳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9.
2020年12月25日,中广核浙江岱山海上风电4#项目一期投运,年发电量可超过6亿度,节约标煤17万吨,减少排放有害气体约47万吨,将显著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助力生态经济发展. 中广核浙江岱山项目团队和远景能源密切协作极大提升了工程效率,从核准到开工不到一年,从开工到首台并网不到一年,从首台并网到全场并网不到一年,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第一个复工复产,在施工手段和风机安装技术上均取得重要突破,创造了海上风电新纪录.作为岱山项目合作伙伴,远景能源获得最佳诚信奖.  相似文献   
70.
陈永忠 《人民交通》2021,(20):56-57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黄金水道,长江的航运能力及其对经济、运输、水运等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有效解决三峡船闸"肠梗阻"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论述是否能通过建设三峡新通道这一综合运输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长江上游航运发展现状,并梳理了上游过闸各货类运输需求、流量流向、川渝滇黔各地呼声等因素,阐述了新通道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最后,从新通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考量,提出建设三峡新通道,可以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及潜力,对提升长江航运能力、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构建长江经济带新格局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